龙山县人民政府-龙山县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

龙山县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0-27 16:44:29 字体大小:

龙山县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

为全面贯彻落实《湖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文件精神,扎实推进龙山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省《乡镇综合文化站、村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采取百分制,总分100分,分三大部分进行评估。

一、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指标,占55%。 

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指标,占30%。

三、公共文化服务公众满意率评价,占15%。

龙山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2022年10月24日



龙山县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细则

一、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指标

序号

指标

分值权重

指标说明

分值

1

人均拥有公

共文化设施面积(平方米/万人)

二类

地区

增量(30%)

存量(70%)

1.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总和与常住人口之比(平方米/万人)。

2.公共文化设施包括文化文物和旅游部门主办或实行行业管理用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建筑物、场地和设备的文化单位、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非文物建筑及遗址类)、文化馆(站)、公共美术馆、艺术表演场馆、非遗馆、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

3.增量指与上一年度相比,当年度新增加的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与上一年度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之比。

在建中的设施是指已经立项、纳入预算、完成设计并已经开工建没的设施。可以计算入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中。

4

2

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二类地区

1.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公共博物馆(非文物建筑及遗址热)、公共美术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基本服务项目健全。

2.公共文化设施的开放时间不得少于省规定的最低时限。

3.国安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应当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4

3

每万人公共文化机构开展活动次数(次/万人)

二类地区

增量(30%)

存量(70%)

1.当年度公共文化机构开展的活动总次数与常住人口之比(次/万人)。

2.公共文化机构开展的活动指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

3

4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册/人)

二类地区

增量(30%)

存量(70%)

1.公共图书馆总分馆藏书量与常住人口之比(册/人)。

2.藏书量包括县级图书馆、乡镇(街道)图书馆、社区(村)图书室的总藏量;其中乡镇(街道)图书馆的藏书要求进入公共检索系统。

3.增量指与上一年度相比,当年度新增加的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与上一年度之比。

3

5

公共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流通次数(次/册)

二类地区

增量(30%)

存量(70%)

1.当年度公共图书馆藏书借阅总次数与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之比(次/册)。

2.藏书量包括地县级图书馆、乡镇(街道)图书馆、社区(村)图书室的总藏量。

3.增量指与上一年度相比,当年度公共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流通次数与上一年度之比。

3

6

公共图书馆人均进馆次数

(次/人)

二类地区

增量(30%)

存量(70%)

县公共图书馆当年度进馆总人次与常住人口之比

4

7

公共图书馆人均持证读者占比

二类地区

增量(30%)

存量(70%)

1.公共图书馆当年度持证读者数量与常住人口之比。

2.持证读者数量指通过各种证件(借阅证、身份证等)接受过图书馆服务(含到馆服务和非到馆服务)的读者数量。

3.关于实行一卡通证的持证读者计算方法:(1)总分馆实行一卡通证的馆,分馆办的证算总馆的。(2)一个区域内两个以上的图书馆实行一卡通证的,本馆的持证读者除本馆所办的一卡通证数量外,还包括其他馆办的属于本辖区常住人口的一卡通证。(3)一个城市实行一卡通证的,市州级馆和各县市区馆的全部一卡通作为市州级馆的持证读者,各县市区的关于实行一卡通证的持证读者包括本馆所办的一卡通证以及其他各馆(含市州级馆)办的属于本县市区常住人口的一卡通证。

3

8

文化馆实体馆服务人次

二类地区

增量(30%)

存量(70%)

在实体馆举办各类赛事、演出、展览、培训(含讲座、辅导)等服务覆盖的总人次。

4

9

本地年度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次数

二类地区

增量(30%)

存量(70%)

指年度由县文化馆主办或承办,观众参加人数(不含工作人员)达到300人次以上、涉及面较广的展演、展览、展示等活动.

3

10

开展基层文艺创作作品推广活动年度次数

二类地区

增量(30%)

存量(70%)

1. 指文化馆举办的、将基层文化馆(站)创作的各类文艺作品,特别是获奖作品面向社会进行推广的活动(包括比赛活动等)数量。

2.“次”指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对不同作品所进行的推广活动、

3

11

每万人拥有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量(TB/万人)

二类地区

增量(30%)

存量(70%)

1.各级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文化资源总量与常住人口之比。(TB/万人)。

2.公共文化机构数字资源量指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机构的自有数字资源和购买的数字资源。

3

12

数字文化资源访问人次占比(次/人)

二类地区

增量(30%)

存量(70%)

1.当年度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访问总人次与常住人口之比(次/人)。

2.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自有管理运营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包括APP、公共文化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数字化服务平台,以及公共文化一体机等数字化设备)的数字资源的总访问量。不包括透过第三方平台发布资源获得的访问量。

3

13

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数

二类地区

1.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数量与常住人口之比。

2.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指在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文化事业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以及政府购买公益性文化岗位人员。

3

14

百万人口注册文化志愿者数量

二类地区

1.本地注册文化志愿者数量与常住人口之比(人/百万人)

2.注册文化志愿者指经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审核登记确认的文化志愿者。

3

15

百万人口群众文化团队数量

二类地区

1.群众文化团队(含图书馆、文化馆站指导联系团队)与常住人口之比(个/百万人)。

2.群众性文化团体:包括由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指导联系的群众性文化团体,比如读者会、文艺团体、老年大学、群众业余文艺团体。

3

16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占比

二类地区

增量(30%)

存量(70%)

1.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总额与当年度文化事业费投入总额之比。

2.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委托运营、委托承办活动、购买岗位服务等。

3

17

县域文化馆图书馆分馆数量

二类地区

增量(30%)

存量(70%)

在县域内年度设置文化馆图书馆分馆数量。

3

备注

1.对上述指标分别报送数据,其中报送的数据含所属县域的数据。

2.每年县级上述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指标1、3-12、16-17,根据全县本年度与上年度的存量与增量进行评价;指标2,根据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指标13-15,根据全县在同类乡镇的平均水平进行评价。

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指标

保障项目

指标

完成年度

责任单位

分值

组织保障

县级制定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规划。

2021年

县人民政府

4

县级制定本行政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2021年

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2

县级调整本行政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并向社会公开。

2022年

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2

县级制定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

2022年

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2

县级制定本行政区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地方标准。

2023年

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2

县级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考核评价制度和公众满意度测评制度,并定期向社会公开。

2023年

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2

保障项目

指标

完成年度

责任单位

分值

组织保障

县级建立健全本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并定期议事。

每年

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2

经费保障

县级政府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资金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落实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需资金。

每年

县财政局

4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县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

每年

县发改局

2

人才保障

县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按照职能职责、国家有关要求和机构编制部门核准的编制数量配齐工作人员。

每年

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2

乡镇综合文化机构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额内配备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组织公共文化活动等多方面的服务技能。

每年

2

政府购买社区(村)文化活动中心(室)公益岗位每社区(村)不少于1个。

每年

2

县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每年参加线上、现场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社区(村)文化专兼职人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

每年

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2

三、公共文化服务公众满意率评价

由县文化旅游广电局组织第三方测评,每年进行公众满意度调查。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