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人民政府-非遗之花绣龙山

非遗之花绣龙山

来源:旅文局 作者:陈祖健 发布时间:2017-11-14 10:16:56 字体大小:

一、基本情况

龙山县位于湖南、湖北和重庆三省(市)交界之地,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全县总面积为3131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街道),总人口61万。龙山是土家族发源地之一,全国使用土家族语言的仅有5万余人,龙山就占4万余人。境内有以惹巴拉、六合等为代表的土家特色村寨,有以洗车河古镇、贾市古街等为代表的土家特色民居,有以苗市腊肉、洗车河霉豆腐、龙山大头菜等为代表的民族美食,有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项,其中土家族梯玛歌、打溜子、咚咚喹、摆手舞、毛古斯舞、织锦技艺等6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龙山县非遗保护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直以来,龙山县将非遗保护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按照各级非遗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紧密结合实际,积极做好非遗保护各项工作,形成了“四个坚持,四个确保”的“龙山模式”。

(一)坚持以整体性为首要,确保非遗保护工作有动力

每一个非遗项目自身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同时又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传承人、非遗项目、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逐渐构建非遗生态体系,为全县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一是注重加强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整体性保护。对全县所有非遗项目进行全面摸底,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许多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年老体弱的传承人进行全面拍摄、记录,形成了档案和建立数据库。在非遗保护节等重大节日活动期间,邀请所有的非遗项目、传承人都参加,并不分级别发放绶带。二是注重文化空间整体性的保护。主要从全县所有非遗特色民居的改造、传统村落的保护,核心区域的保护(洗车河流域)入手,保留其原始建筑风貌,延续城镇的历史文脉,留住传统居落的根和魂,从而让龙山人们记得住乡愁。

(二)坚持以传承人为中心,确保非遗保护工作有活力

传承人是非遗保护的根本所在,坚持以传承人为中心,也就抓住了非遗保护的关键。一是积极申报和认定各级传承人。出台了《龙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管理办法》,明确了“熟练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积极开展传承活动”等条件。近年来,共申报或认定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传承人226人,其中国家级6人,省级10人,州级71人,县级139人。二是广泛宣传各级传承人。录制了传承人专题片200多部,全面记录非遗项目的表现形式、技艺、技能和知识等,并在县电视台开设《龙山文化》专栏,对四级传承人进行逐个宣传展示,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增强他们的自豪感。三是充分展示传承人风采。在节日庆典、工作宣传时举办土家族摆手节、三棒鼓擂台赛、迎春花鼓赛、文艺会演等,不仅给传承人提供了展示、展演的平台,也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同时,我们经常组织传承人到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进行展演,为他们争取各种展示平台。四是不断规范传承人管理。建立完善了传承人个人档案,对许多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年老体弱的传承人进行全面拍摄、记录,形成了电子数据库。与传承人签订责任书,要求主动履行传承义务,每人至少带3名徒弟,目前全县各级传承人共收徒300余名,确保了我县非遗传承后继有人。根据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情况,县非遗中心统一进行考核,对考核为优秀的传承人进行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

(三)坚持以强化机构为基础,确保非遗保护阵地有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2007年,我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非遗保护领导机构,逐步形成了领导有力、齐抓共管的非遗保护格局。二是加强阵地建设。目前,我县已创办4个州级传习所和16个县级传习所,2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 。三是加强民间队伍建设。扶持成立了民间戏曲队11个,土家摆手舞队86个,摆手锣鼓队16个,毛古斯舞队5个,土家族溜子队28个,土家族梯玛歌队12个,土家山歌队130多个,三棒鼓队80多个,中老年文化健身队120多个,节庆文化服务队90多个,民间花灯队50多个,成立了土家织锦专业委员会,三棒鼓协会等。

(四)坚持以品牌为目标,确保非遗保护成果有特色

一是打造品牌节会。我县于1993年、2007、217年三次举办湖南龙山土家族摆手节,近年来,我们又成功举办舍巴节、武陵山区三棒鼓擂台赛暨龙山县非遗保护节,以后我们将继续举办这类活动,打造经久不衰的品牌节会。二是打造品牌节目。我们打造了土家族打溜子《锦鸡出山》、溜子说唱《岩生哥的婚事》、土家族摆手舞《舍巴乐》、摆手锣鼓《毕兹卡的祝福》、土家族毛古斯舞《猎归》、土家织锦情歌《叭台叭台卡普他》等一系列非遗节目。这些节目民族文化特色鲜明、艺术水平高、观赏性强,深受欢迎。三是培养品牌人物。在非遗保护中,我们注重品牌人物的培养和打磨,通过组织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各级、各类展演,申报各类奖项和荣誉,我县的田隆信、刘代娥、彭继龙、严三秀、彭南京、张明光等代表性传承人得到专家认可,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名,被誉为“国宝级”人物。四是争创品牌荣誉。截至目前,我县获得了“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土家织锦之乡(苗儿滩)”、“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土家族摆手舞之乡(农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打溜子之乡(靛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棒鼓之乡(兴隆街)”、“湖南省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强县”、“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荣誉。

 我们把非遗项目融入到了群众文化之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特别是极大地促进了保护传承工作。去年11月,三棒鼓在湖南卫视(越策越开心栏目)与湖南著名主持人汪涵合作,向全国观众上演了一台民族与现代相整合的文化大餐,今年9月,我们的土家族摆手锣鼓作为湘西州60周年庆祝活动开幕式的序曲《锣鼓迎宾》,向中外客人展示了土家好客的巨大发展的风貌。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我们几支三棒鼓队伍经过政策学习后,已经深入各乡镇村,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反响强烈。

非遗之花绣龙山。我们坚信,在上级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龙山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会不断结出丰硕成果,龙山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丽,更加美好!

                                   

龙山县旅文局

 2017年10月12日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