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人民政府-龙山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龙山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来源: 作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3-25 16:16:12 字体大小:

龙山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龙山县位于湘西北边陲,与湖北来凤县、宣恩县、重庆市酉阳县、秀山县接壤,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武陵山片区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县域面积3131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街道),总人口61万,其中土家族、苗族等16个少数民族占81%,是土家族的发祥地。县内活动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三大教,依法登记的宗教团体有湘西州佛教协会、龙山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等两个宗教组织,宗教活动场所35处(其中佛教27处、基督教8处),宗教教职人员129位(其中佛教5位、道教103位、基督教21位),信教群众约3.8万人。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州民宗委的具体指导下,我局坚持“抓”并举,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巩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努力推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和发展,提高民族宗教工作成效,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抓宣教,把正民宗工作方向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纳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县委党校课题教学内容组织干部职工和志愿者深入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宗教场所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两民企业和民族教育等优惠政策宣讲召开全县民族宗教干部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政治觉悟及民族宗教业务能力素养。

二是抓民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曲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其余县级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县“五个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将示范创建工作深入到全县各个领域帮助桂塘镇申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帮助里耶镇申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

三是抓项目,助力精准脱贫攻坚战整合1000多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助力扶贫领域特色产业发展、医疗救助及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强弱项、破瓶颈,夯实攻坚后劲,帮助全县227个贫困村顺利脱贫、贫困县顺利摘帽2019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即靛房镇燎原社区凉亭桥桥面仿古建设目前已竣工验收,2020年里耶八面山自生桥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饮工程)建设项目即将完工;打造石牌镇桃源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同心美丽乡村,提振了群众干事信心。今年7月,我局帮扶的两个扶贫村以零问题顺利通过了国家脱贫攻坚普查。

抓民生,搭建服务民众连心桥对全县4906名学生参加普通高校招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资格进行了审核,为学生家长提供了精准服务,确保了考生资格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9月初在县政府组织下联合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对2019年民贸民品企业进行“回头看”,对2020年申报民贸民品企业进行资格认定,最终确定2019年5家民贸民品企业、2020年11家民贸民品企业,目前正在对2019年民贸民品企业进行贷款贴息;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中心、温暖帮扶岗、关爱之家,引导各族人民和谐交往。

抓传承,握紧民族文化接力棒由我局牵头策划,与龙山县惹巴拉旅游投资公司合作,历时3年时间,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挖掘、收集、整理、归类、修改、校对、编辑了一套惹巴拉民族文化丛书目前8本成果书已由湖南电子影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在惹巴拉景区拍摄的土家族历史文化大型电视连续剧《血盟千年》目前后期制作已顺利完成,目前正在积极向国家、省民委推介,联系该剧在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播出事宜

六是抓稳定,筑牢宗教领域“防火墙”。加强宗教场所监管,规范财务管理制度,牵头组织太平山、福音堂、南岳宫等宗教活动场所办理对公账户;深入开展“五进五好”活动,召开全县教职人员培训,积极化解宗教活动场所矛盾纠纷;健全县乡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和乡村两级责任制联合国安、反邪办、消防等部门开展了消防安全、抵御境外势力渗透、打击非法宗教活动“百日行动”等专项排查行动,进一步明确了县乡村责任人和工作职责。疫情防控期间,组织人员到太平山、南岳宫、基督教福音和里耶等宗教场所进行排查登记、测量体温、积极宣传防疫知识,为宗教人士提供物质保障,累计共发放新冠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宣传单600余份,粘贴“暂停寺庙开放、暂停宗教活动”等告示120份现场排查宗教活动场所131次,有效劝回信教群众15人。

、2021年工作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牢抓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深入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紧紧围绕“团结、发展、稳定”三个核心目标,重点推进六创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稳定,努力打造新时代龙山民族宗教工作新名片。

一是重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根据《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案(2020-2023)》湘民宗通﹝2020﹞28号文件精神,力争到2021年,将龙山县再次创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大型宣传活动、主要媒体刊发相关新闻报道等,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营造关心和支持民族工作的氛围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创建活动进机关、企业、村(社区)、乡镇(街道)、学校、宗教活动场所连队等“七进”活动;组织开展推荐、评选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制度化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事业,扶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持续办好少数民族运动会。

二是重点助力乡村振兴创优。积极争取并用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助力乡村振兴,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土家文化“活化石”廊道建设、农业、旅游、手工业等产业的发展,优化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做优乡村振兴示范点。积极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结合美丽乡村、传统村落、乡村振兴、同心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看得见、立得住、叫得响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入挖掘土家文化,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为展现土家建筑、土家饮食、土家语言、摆手舞、哭嫁、咚咚喹、打溜子、茅古斯、三棒鼓、西兰卡普等土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好民族记忆。

三是重点推进“两民企业”创用好、用活、用足民族优惠利率贴息政策,加强对“两民企业”的调研考察,加强贴息资金监管,重点支持一批产业优势明显、独具民族特色、发展前景广阔、企业管理规范的“两民企业”,鼓励两民企业业主积极创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两民企业”集群。

四是重点推进以“农车镇-靛房镇”为主线的土家文化“活化石”廊道建设创充分挖掘和利用农车镇、靛房镇两地土家族原生态文化资源优势,打造集土家语言群落、土家体育项目、土家特色村寨、土家乐器、土家歌舞、土家医药、土家“双语”学校以及土家农耕文化于一体的“农车镇-靛房镇”土家文化“活化石”廊道,建立“土家文化技艺之家”评比机制,推动土家文化进学校、进村(社)、进农户,打造全国土家族原生态文化核心区和土家探源文化品牌

五是重点推进土家医馆创办。着力推进乡镇土家医馆建设,延伸土家医药基层服务链条,传承挖掘土家医药特色技术,锻造一支受群众欢迎的“人人有特色、人人尽其才、人人是风景”的实用型土家医药人才团队,逐步形成具有浓郁土家特色的医疗体系。

六是重点推进和谐宗教寺观教堂创评。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全面落实《湖南省宗教事务条例》《宗教团体管理办法》,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保障宗教事务安全有序加强爱国宗教人士思想和队伍建设,建立爱国宗教人士的培养培训工作长效机制,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宗教界人士综合素质持续开展“五进五好”和和谐宗教寺观教堂创评活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确保宗教事务和谐稳定。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