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人民政府-龙山县2019年财政决算

龙山县2019年财政决算

来源:龙山县人民政府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25 08:00:00 字体大小:

附件2

2019年政府决算公开

第一部分 决算报告

第二部分 决算草案(见附件)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表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表

3、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决算表(同上)

4、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决算表

5、一般公共预算对下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决算分项目表(无)

6、一般公共预算对下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决算分地区表(无)

7、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表

8、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表

9、政府性基金本级支出决算表(无)

10、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预算分项目表

11、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预算分地区表(无)

12、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决算表

13、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决算表

14、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决算表

15、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

16、地方政府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第三部分 相关说明


第一部分 决算报告

关于龙山县2019年财政决算及2020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0731日在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田光治

主任、各位副主任、常委、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会议报告2019年财政决算及20201-6月财政预算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9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财政总决算情况

2019年全县公共财政总收入完成100698万元,为年度预算(调整后预算数,下同)的 96.97%,同比增加9519万元,增长10.4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381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7.70%,同比增加5078万元,增长8.64%;上划中央收入完成2951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5.62%,比上年增加3435万元,增长13.17%;上划省级收入完成735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6.45%,比上年同期增加1003万元,增长15.79%;上划州级税收收入完成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0.00%,比上年增加3万元,增长50.00%

上级补助收入完成384458万元,比上年增加53405万元,增长16.13%,主要项目有:返还性收入7210万元(其中增值税和消费税返还1791万元,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1955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328125万元(其中财力性一般转移支付118926万元,一般专项性转移支付209199万元),同比增加103024万元,增长46%;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9123万元,同比减少49619万元,下降50.25%

债务转贷收入完成2778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80.34%,同比减少40743万元,下降59.45%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1236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52.86%,同比减少27247万元,下降19.52%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5970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6.56%,同比增加46804万元,增长362.82%

社保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3512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42.72%,同比减少4439万元,下降3.18%

2019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52705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85.64%,同比增加43422万元,增长8.98%;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0192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7.95%,同比减少15112万元,下降12.9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5447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0.73%,同比增加41572万元,增长322.26%;社保基金支出完成14663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68.20%,同比增加33822万元,增长29.98%

2019年全县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819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384458 万元,加债务转贷收入27788 万元,加上年结余19460万元,加调入资金78420万元,加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74万元,收入总计574419万元,减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27059万元,减上解支出5336万元,减债务还本支出10489万元,减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37万元,减结转下年支出30298万元,净结余为零。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2365 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7655万元,加上年结余889万元,加债务转贷收入34400万元,基金收入总计155309万元,减政府性基金支出101924万元,减上解支出39万元,减调出资金36188万元,减债务还本支出8000万元,年终滚存结余9158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9704万元,减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4472万元,减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5232万元,净结余为零。

4、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社会保险费收入71818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42862万元,加其他收入20445万元,加上年累计结转收入73198万元,社保基金预算收入总计208323万元,减社保基金预算支出146633万元,年终滚存结余61690万元。

(二)部门决算情况

1、部门决算总体情况

2019年度,全县部门决算总收入620505万元,同比减少87440万元,下降12.3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381381万元,占本年总收入的61.46%,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8267万元,占本年总收入的12.61%,上级补助收入20万元,事业收入51787万元,占本年总收入的8.35%,其他收入109050万元,占本年总收入的17.58%;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3676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44119万元。

2019年全县部门决算总支出613188万元,同比减少85684万元,下降12.26%;结余分配4617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50495万元,同比增加6376万元,增长14.45%

2019年全县部门决算收支平衡情况:部门总收入620505万元,加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3676万元,加年初结转和结余44119万元,减去部门总支出613188万元,减去结余分配4617万元,年末结余50495万元。

2、部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支完成情况。

2019年,全县部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381381万元,同比增加5679万元,增长1.51%;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75904万元,同比增加1011万元,增长0.27%;年末结转和结余23814万元,同比增加5477万元,增长29.87%

2019年部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支平衡情况: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381381万元,加年初结转和结余18337万元,减去本年支出375904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23814万元。

3、部门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完成情况。

2019年,全县部门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入78267万元,同比减少15141万元,下降16.21%;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支出76574万元,同比减少18106万元,下降19.12%

2019年全县部门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平衡情况:基金拨款收入78267万元,加年初结转和结余3452万元,减去本年支出76574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5145万元。

4、部门结转结余情况。

2019年全县部门总结转结余5049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23814万元,占总体的47.16%,政府性基金财政预算拨款结转结余5145万元,占总结转结余的10.19%,非财政拨款资金结转结余等21536万元,占总结转结余的42.65%

5、部门三公经费情况。2019年全县部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中,三公经费支出2038万元,同比减少236万元,下降10.39%,其中:因公出国(境)6万元(上年无相关支出发生);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179万元(其中购置费63万元、维护费1116万元),同比减少116万元,下降8.95%;公务接待853万元,同比减少127万元,下降12.96%

(三)2019年度预算执行中的重要事项

1、新增政府债券安排使用情况。(1)一般债券:2019年上级下达我县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额度中一般债券额度为17300万元(含外债额度1200万元),在2019年度预算执行中分别安排用于易地扶贫搬迁14116万元、大班额化解3184万元(含外债额度1200万元)。(2)专项债券:2019年上级下达我县新增专项债券额度为28455万元,其中省级下达额度26400万元,州级下达额度2055万元,主要用于棚户区改造13300万元,土地储备2500万元,园区配套建设5555万元(含州级专项债券2055万元),重点铁路建设5000万元,两供两治2100万元。

2、财政存量资金收回及安排情况。2019年预算调整方案中,计划收回财政存量资金4929万元,在年度决算时,实际收回财政存量资金31918万元(其中:专户收回29139万元,支付网权责收回2779万元,全部列调入资金科目),对应安排了债务还本付息、农村危房改造、各类民生支出等31918万元。

3、部分上级专项使用情况。为确保2019年度预算执行,在年度决算时,将部分上级专项和县本级相关支出进行了科目调整,调整金额共计12714万元。

4、支付网指标余额收回情况。在年终决算时,将部分单位支付网结余指标47107万元进行了收回,纳入预算进行统筹。

二、2020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财税部门在县人大的监督与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增支减收困难,迎难而上,不断加强财政管理,通过增收控支,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三大攻坚战支出、重点支出等方面资金需求。

(一)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全县财政总收入3918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5.52%,同比减少5929万元,下降13.1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34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5.44%,同比减少3902万元,下降13.81%;上划州级收入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2.12%,同比减少1万元,下降20%;上划省级收入292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5.51%,同比减少390万元,下降11.76%;上划中央级收入1191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5.71%,同比减少1636万元,下降12.07%。分部门完成情况:税务部门完成3172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3.43%,同比减少5512万元,下降14.80%;财政部门完成746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8.36%,同比减少417万元,下降5.29%1-6月,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243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3.62%,同比减少63623万元,下降25.86%

1-6月,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411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8.92%,同比增加4729万元,增长12.01%。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509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4.13%,同比增加21922万元,增长23.53%

1-6月,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390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0.52%,同比减少6800万元,下降32.85%;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123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7%,同比增加16679万元,增长366.41%

1-6月,全县社保基金预算收入3912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8.75%,同比增加6813万元,增长21.09%。全县社保基金预算支出4107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5.38%,同比增加2512万元,增长6.51%

(二)1-6月全县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是保障重点支出。按照有保有压、科学安排的支出原则,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努力筹措资金,保障债务风险化解、脱贫攻坚、人员工资、基本民生支出等重点支出资金需要,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撑。二是规范财政管理。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对全县所有预算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目标考核。推进专项资金整合,规范县专项资金管理,将预算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强化措施,加强了国有资产、乡镇财政、政府采购、投资评审等管理。

(三)政府性债务情况

我们把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通过严格管理遏止增量,增收节支化解存量,全力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牢牢把政府债务风险控制在良性区间,根据省债务办政府性债务风险等级评定结果,我县债务率处于风险提示地区,债务风险可控。全面落实《龙山县隐性债务化解实施方案》,截止6月底,当年隐性债务化解数5750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44%20189-20206月底完成化解数4.38亿元,累计完成化解任务的106.92%。今年上半年成功争取更多政府专项债务支持,发行了新增专项债券4.67亿元,发行额度居于全州第一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充分发挥了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积极作用。

1-6月,在预算执行中,因新增债券资金增加以及其他收支预算增减,部分预算的执行与年初预算发生了变化,我们已向县人大财经委员会进行了报备。具体情况待预算调整时,再报县人大常委会审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今年受新冠疫情与上年减税降费翘尾,以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决胜小康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财税工作面临增支减收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组织财政收入压力大。受疫情和减税降费政策性因素影响及县域税源单一、规模不大等制约,以及土地出让收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指标交易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全年财政收入短收风险较大。二是全年收支平衡压力大。今年,在疫情冲击下,经济下行,财政增长乏力。同时 三保保障、偿付到期债务、脱贫攻坚、大班额化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涉及县域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都需大量财政投入,全年收支平衡压力大。三是资金调度压力大。随着全县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多,而财政收入面临较大短收风险,收不抵支矛盾日益突出,保三保支出和还本付息、重点支出等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大。

下半年,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县委决策部署,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合理安排各项支出,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同时,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充分发挥财政部门职能作用,狠抓改革攻坚,精准施策,确保全年财政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1.科学编制收入预算。定期组织召开财政经济形势分析会,加强收入组织工作的调度。组织财政、税务、自然资源、住建等征管部门对各类收入进行认真测算,科学预计,制定细化工作方案,加强日常征管,并建立奖惩机制,确保收入预算实现。根据实际情况,在年度预算调整时,对预期过高的收入进行修正,对新增收入进行增补,确保做实收入预算,并相应调整相关支出。

2.兜住三保支出底线。将三保支出全额列入财政预算,对超出省定保障标准的支出项目进行认真评估,分步骤暂停实施或逐步予以取消。结合库款情况,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明确先疫情防控、三保,后脱贫攻坚、债务还本付息,再突发事件、其他项目的支出顺序,科学制定分月支出计划,确保均衡拨付到位。

3.规范财政预算支出。坚持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支出的原则,年度预算经县人大审议批准后,除遇国家政策变化或突发性、应急性等特殊情况外,不予办理预算调整。预算调整支出厘清轻重缓急,优先保障上级政策性新增支出和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严控经常性经费追加,优先在本部门预算和跨部门相关资金中统筹解决。年度预算执行中,各部门因新增工作任务需要增加的公务经费,由部门从年初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专项业务费中统筹解决,县财政原则上不予追加。

4.强化国库库款管理。严格执行财政库款管理规定,从源头杜绝违规出借库款行为,对本级预算单位借款从严审批,借款期限不得超过一年,严禁向平台公司、企业等非预算单位出借库款。成立工作专班,制定财政暂付款分年度回收计划,通过催收、安排预算消化等多种方式进行核销。加强财政专户和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分类化解,杜绝以拨作支情况发生。

5.落实债务管理要求。认真落实上级相关规定,杜绝违规举债、违规担保等行为发生。通过分类压减还本和降低融资成本,对接债务置换等方式平滑债务还本计划,缓解债务还本压力。同时,通过增收节支、平台转化、发行债券置换、银行增信延展、盘活资产变现等途径化解债务风险。根据申报的项目,按规定用途使用债券资金,规范资金使用行为。

6.切实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数量,未经人社、财政等部门审批,各部门不得新招聘编外人员,同时,结合单位实际,对存量编外人员要逐步化解。对学习培训、调研考察、县内出差、因公赴长沙出差等行为进行规范,降低行政成本。根据上级要求比例,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打破基数观念,实行零基预算,部门预算除保障基本支出、合同协议类项目外,其他专项业务经费大幅压减。对部分专项资金与业务实际已经脱节的、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的,重新进行梳理认定,科学规范专项资金管理,进一步压紧支出口子。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下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但我们坚信,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财政部门一定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努力完成年度财政收支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顺利收官,为加快建设美丽开放幸福新龙山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部分 决算草案

第三部分 相关说明

一、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情况

2019年,我县对下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决算384458万元,比上年331503万增加52955万,增长15.97%。其中:

(一)税收返还

税收返还7210万元,与上年持平。

其中:

增值税税收返还1789万元;

消费税税收返还2万元;

所得税基数返还306万元;

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1955万元;

其他税收返还525万元;

增值税“五五分享”税收返还2633万元。

(二)一般性转移支付

一般性转移支付328125万元,比上年225101万元增加103024万,增长45.77%,主要是上级对我县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其中:

1.结算补助52874万元, 比上年13360万增加39514万,增长295.76%,主要是上级增大了此项补助的投入;

2.均衡性转移支付41830万元, 比上年36348增加5482万,增长15.08%,主要是上级对我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增大;

3.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19464万元, 比上年15436万增加4028万,增长26.09%,主要是奖补资金增加;

4.企业事业单位划转补助109万元, 比上年109万元持平;

5.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转移支付350万元, 比上年0万元增加350万元,增长100%,主要是上级增加了此项资金投入;

6.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12403万元, 比上年11809万元增加594万元,增长5.03%,主要是力度增加;

7.固定数额补助18623万元, 比上年19989万元减少1366万,降低6.83%,主要是上级减少了这项资金的投入;

8.革命老区转移支付1858万元, 比上年1509万元增加349万,增长23.12%,主要是上级加大了这方面的转移支付;

9.民族地区转移支付12314万元, 比上年11470万元增加844万,增长7.36%,主要是上级加大了这方面的转移支付;

10.贫困地方转移支付30449万元, 比上年26558万元增加3891万元,增长14.65%,主要是上级加大了这方面的转移支付;

11.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1316万元, 比上年0万元增加1316万元,增长100%,要是财政事权改革,2019年开始用财政事权转移支付;

12.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24596万元, 比上年0万元增加24596万元,增长100%,要是财政事权改革,2019年开始用财政事权转移支付;

13.科学技术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50万元, 比上年0万元增加50万元,增长100%,主要是财政事权改革,2019年开始用财政事权转移支付;

14.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4057万元, 比上年0万元增加4057万元,增长100%,主要是上级加大了这方面的转移支付;

15.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13811万元, 比上年0万元增加13811万元,增长100%,主要是财政事权改革,2019年开始用财政事权转移支付;

16.卫生健康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34779万元, 比上年0万元增加34779万元,增长100%,主要是财政事权改革,2019年开始用财政事权转移支付;

17.节能环保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183万元, 比上年0万元增加183万元,增长100%,主要是财政事权改革,2019年开始用财政事权转移支付;

18.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26092万元, 比上年0万元增加26092万元,增长100%,主要是财政事权改革,2019年开始用财政事权转移支付;

19.交通运输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9364万元, 比上年0万元增加9364万元,增长100%,主要是财政事权改革,2019年开始用财政事权转移支付;

20.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110万元, 比上年0万元增加110万元,增长100%,主要是财政事权改革,2019年开始用财政事权转移支付;

21.粮油物资储备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105万元, 比上年0万元增加105万元,增长100%,主要是财政事权改革,2019年开始用财政事权转移支付;

22.其他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662万元, 比上年0万元增加662万元,增长100%,主要是财政事权改革,2019年开始用财政事权转移支付;

23.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22726万元, 比上年22355万元增加371万元,增长1.66%,主要是上级加大了此项转移支付的力度;

(三)专项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49123万元,比上年98742万元减少49619万元,降低50.25%,主要是上级增加了一般转移性支付的力度,减少了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404万元, 比上年2989万元增加1415万元,增长47.34%,主要是本年上级增大了此项转移支付;

2.国防支出200万元, 比上年0万元增加200万元,增长100%,主要是本年上级增大了此项转移支付;

3.公共安全支出3705万元, 比上年1006万元增加2699万元,增长268.29%,主要是本年上级增大了此项转移支付;

4.教育支出553万元, 比上年7176万元减少6623万元,降低92.29%,主要是本年上级减少了此项专项转移支付,大多都以共同财政事权一般性转移支付拨付;

5.科学技术支出339万元, 比上年462万减少123万,降低26.62%,主要是本年上级减少了此项专项转移支付,大多都以共同财政事权一般性转移支付拨付;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439万元, 比上年1903万元增减少464万元,降低24.38%,主要是本年上级减少了此项专项转移支付,大多都以共同财政事权一般性转移支付拨付;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38万元, 比上年6956万元减少2918万元,降低41.95%,主要是本年上级减少了此项专项转移支付,大多都以共同财政事权一般性转移支付拨付;

8.卫生健康支出1721万元, 比上年7178万元减少5457万元,降低76.02%,主要是本年上级减少了此项专项转移支付,大多都以共同财政事权一般性转移支付拨付;

9.节能环保支出1436万元, 比上年5626万元减少4190万元,降低74.47%,主要是本年上级减少了此项专项转移支付,大多都以共同财政事权一般性转移支付拨付;

10.城乡社区支出454万元, 比上年418万元增加36万元,增长8.61%,主要是本年上级增加了此项转移支付;

11.农林水支出23009万元, 比上年40136万元减少17127万元,降低42.67%,主要是本年上级减少了此项专项转移支付,大多都以共同财政事权一般性转移支付拨付;

12.交通运输支出2804万元, 比上年7727万元减少4923万元,降低63.71%,主要是本年上级减少了此项专项转移支付,大多都以共同财政事权一般性转移支付拨付;

13.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00万元, 比上年671万元减少571万元,降低85.1%,主要是本年上级减少了此项专项转移支付,大多都以共同财政事权一般性转移支付拨付;

1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19万元, 比上年1886万元减少1567万,降低83.08%,主要是本年上级减少了此项专项转移支付,大多都以共同财政事权一般性转移支付拨付;

15.金融支出20万元, 比上年0万元增加20万元,增长100%,主要是本年上级增加了此项转移支付;

16.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600万元, 比上年1442万元减少842万元,降低58.39%,主要是本年上级减少了此项专项转移支付,大多都以共同财政事权一般性转移支付拨付;

17.住房保障支出2808万元, 比上年12879万元减少10071万元,降低78.19%,主要是本年上级减少了此项专项转移支付,大多都以共同财政事权一般性转移支付拨付;

18.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99万元, 比上年208万元增加91万元,增长43.75%,主要是本年上级增加了此项转移支付;

19.其他收入支出875万元, 比上年79万元增加796万元,增长1007.59%,主要是本年上级增大了此项转移支付;

二、举借政府债务情况

(一)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情况

2019年,政府债务总限额282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31700万元(含外贷限额12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50300万元。截止2019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80593.9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30274.91万元,专项债务余额50319万元。

(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2019年,省转贷新增债务限额437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73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26400万元,据此,发行一般债券16100万元,专项债券26400万元.

 ()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情况

2019年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金17951.92万元,其中一般债券9951.92万元,专项债务8000万元,支付地方政府债券利息7210.17万元,其中一般债券利息6479.26万元,专项债券利息730.91万元。

三、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2019年绩效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一、2019年绩效工作开展情况

1、绩效目标管理进一步深化

一是绩效目标申报实现常态化。全县所有独立核算预算单位(除上划及省直单位)110个全部完成了当年的整体预算绩效目标申报,实现预算编制与绩效目标申报的同步,并予以公开。二是重点项目资金绩效目标管理不断强化。2019年我县180个扶贫项目,涉及资金9.7亿元,单位21个,我们同相关股室积极协调沟通,督促人员及时申报录入、审核扶贫项目绩效目标,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录入动态监控系统及审核比例达到了双百。

2、绩效运行监控步入常规

绩效运行监控是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的重要环节,我们于年中下达监控文件,要求资金达到2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绩效监控,督促项目预算单位抓好落实,对绩效目标出现偏差的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预期无绩效的项目或预期不能完成目标的项目将在预算调整时予以动态调整。此次监控共65个预算单位的1.7亿元资金项目进入了范围。我县绩效监控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常规化。

3、绩效评价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认真组织预算单位开展绩效自评。年初,我们部署预算单位开展2018年部门整体绩效自评工作,下发自评相关表格及自评报告提纲,指导单位保证自评工作规范有序进行。2018年,110个预算单位顺利完成了自评工作。二是顺利完成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我们结合县里实际,按照“资金量较大、代表性较强、社会关注度高”的原则,从扶贫项目中选取了林业局2018年度油茶产业项目及公路局、交通局2019年通组道路建设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受评资金总额3769万元,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规定,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4、培训工作扎实开展

我们于12月初组织全县100余个预算单位共13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了预算绩效管理培训工作会议,会上对相关文件进行了详细解读,还就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及实际操作请专家给予了专业的讲解 。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我县预算绩效管理队伍素质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保证了绩效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2020年绩效工作计划

(一)深化绩效目标管理

97家县级预算单位全部申报专项资金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将绩效关口前移,实现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一同申报、一同审核、一同批复、一同公开。

(二)稳步推进绩效评价工作

1、认真组织财政资金绩效自评。部署97家预算单位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抓好自评质量。

2、开展重点项目资金绩效评价。选取人民群众关注、对社会经济影响较大的部门整体支出、项目支出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实施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改进管理与决策、提升资金绩效。

3、强化绩效运行监控。依托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开展监控,及时提醒各单位加快支付进度、加强资金管理。

(三)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建立起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挂钩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1、完成2021年度项目绩效目标设置工作。在2021年预算安排的项目中,选择涉及民生、社会公众普遍关心、具有较大经济社会影响的3个项目进行绩效目标设置,为下年度的重点评价工作打好基础。

2、扎实做好绩效评价工作。

①组织实施好预算单位绩效自评工作。

5月底前对预算单位的专项和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自评报告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以财政局文件进行通报。

②组织实施好重点评价工作。

从2020年已设置绩效目标中选择4个涉及民生、社会公众普遍关心、具有较大经济社会影响的项目开展重点评价。

③开展好2020年度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监控。

动态跟踪预算支出进度。对全县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重点加强对全县财政扶贫资金支出监控。

3、公开并应用评价结果

按照“谁评价谁公开”的原则,各预算单位将专项资金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在门户网站上公开,将第三方绩效评价报告、预算单位绩效自评工作质量考核结果通报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将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并反馈给相关单位,要求各单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在编制2021年预算时,根据专项资金整体绩效评价结果,对2021年预算进行调整。


(人大排版后)2019年决算和2020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人大汇报(0724).doc
龙山县2019年财政总决算分析表(州核0710).xls
2019年决算公开附件表.xls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