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人民政府-龙山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
  • 索引号:000014349/2022-00104
  • 文号:龙政办发〔2022〕83号
  • 公开责任部门:湘西州龙山县人民政府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 信息时效期:2025-12-31
  • 签署日期:2022-12-05
  • 登记日期:2022-12-05
  • 发文日期:2022-12-05

龙山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

来源:湘西州龙山县 发布时间: 字体大小:

LSDR-2022-01003


龙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龙山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单位:

《龙山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龙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2月5日


龙山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9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湘政办发〔2021〕74号)精神、《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西自治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和《龙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实现我县2025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要论述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建立大众化传播体系,创新科普载体,构建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发展的发展新格局,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全民行动,提升素质,服务发展”的方针,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高质量发展,为助力省委“三高四新”和州委“三区两地”战略定位,打造湘鄂渝边区中心城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山提供科学素质保障和人才智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推动科技强县,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到2025年,全县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长足发展,建立适应创新发展需求的现代公民科学素质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力争达到15%。

二、提升行动

着力协同各方,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的技能,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提升,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十四五”时期重点提升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

(一)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发扬创新精神,让科技工作成为青少年向往的职业,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科技自立自强夯实人才基础。

1.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中小学育人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将求真务实、理性质疑、开拓创新等科学精神融入课程与教学,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弘扬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激励未成年人从小树立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立志报国的远大理想。

2.全面落实科学课程标准,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水平。创新课堂教学,调动中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兴趣和科学素养。在中小学开齐开足科学课程,丰富和更新科学教育课程内容和学习资源,深化教学方式改革,推行探究式、参与式和跨学科融合教学,将科技实践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3.推动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精准对接科普资源与中小学课后服务,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学生课后科学教育服务,为青少年提供多样化的“兴趣园地”,做好节假日、周末免费的“托管服务”。鼓励中小学校充分利用科技场馆、博物馆、科普基地等科普场所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推动科研机构向中小学开发开放优质科学教育资源,支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研学实践基(营)地等校外场所依据课标开发科学教育活动和课程资源。广泛组织开展科技节、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公众科学日、科学营、科学阅读、科技小论文(发明、制作)等科学教育活动,普及节约资源、环境保护、防灾应急、食品药品安全,心理健康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大力开发互动性、体验性强的优质产品和科学教育学习资源。

4.实施农村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探索开发适合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组织开展科技逐梦、探究体验等系列科普活动。加大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高校科学营、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活动向农村青少年倾斜,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农村中学科技馆、科学工作室等设施面向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开展科普宣传、心理疏导、安全健康教育等活动,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阅历,提高科学素质。

5.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热爱科学、有科学潜质的中小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大力开展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为中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搭建学习、体验和展示平台,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和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成长规律。

6.推进家庭科学教育。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增强家长科学教育意识,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加强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龄前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强化家庭教育基础作用,全面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理念、知识和方法,实现家庭教育对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社会责任、生活技能、勤俭美德、自律能力的基础性培养。

7.加强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按照国家标准保障教学点多功能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综合器材室等教室配备,保障完全小学科学教室(科学探究实验室)、计算机教室配备。加强对科学教育质量的监测,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监测评估工作。

(牵头单位:县教体局、团县委、县科协;配合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科工局、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广电局、县林业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妇联、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

(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提高农民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培养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广泛开展农村科普活动,树立农村新风尚。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世界气象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传播科学理念,反对封建迷信,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生产和创业技能。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程、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开展农民职业能力认定、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组织参加新时代农民技能大赛、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十四五”期间,培养3000名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创新创业、科普带头人1千名以上。

3.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科普,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提升农村科普活力。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推广科技小院、专家大院、院(校)地共建等服务模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开展科技专家服务团活动,建立健全符合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和特点的科技帮扶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围绕百合、茶叶、柑橘、油茶、烟叶、中药材和特色养殖7大特色产业,通过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科普示范基地、“田间学校”等方式开展农业科普教育。引导专业技术学(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服务。

4.加强农村科普服务平台和资源建设,提高农村科技文化服务能力。加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设施的科普资源配置,推动“科普中国”“科普湖南”嵌入基层党群(政务)服务网络平台,促进科普信息化全覆盖。广泛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传播先进科学知识和农技服务信息。开展科普示范乡镇、村(社区)等创建活动,推进农村科普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农村科普能力整体提升。

5.加大倾斜力度,促进脱贫乡村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开展科普助力行动,大力提高脱贫乡村农民科学素质。开展乡村振兴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科学素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为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科普服务。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农广校;配合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教体局、县科工局、县民宗局、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文旅广电局、县卫健局、县林业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

(三)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以提升技能素质为重点,提高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育高技能人才,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1.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强化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参加“中国梦.劳动美”宣传教育、“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最美青工”等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2.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中国技能大赛”“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全省、全州青年岗位能手评选等主题活动,发现、培养高技能人才。

3.创新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推行新型学徒制和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促进学历、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衔接互认。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不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

4.开展安全健康主题科普活动。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等科普活动,深化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和“巾帼建功”等创建活动,普及职业病、传染病防护知识,培养健康积极心态,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提升进城务工人员、新业态从业者科学素质。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求学圆梦行动”“智慧蓝领专项行动”;扩大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机会,大力开展家政培训、城乡妇女岗位建功评选等活动。推动相关互联网企业做好快递员、网约工、货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群体科学素质提升工作。

6.建立长效机制。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人才分类评价标准。改革完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构建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运用财政扶持、税费减免、金融支持等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积极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充分发挥“科创中国”平台作用,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的双促进机制。

(牵头单位:县人社局、县总工会;配合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教体局、县科工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文旅广电局、县农广校、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

(四)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以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发掘利用老年科技人力资源,促进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1.开展积极老龄观培育行动。强化健康科学知识宣传,编撰推介有关生命教育的科普读物,引导老年人热爱生活、科学养身、预防慢性病等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老年人生活和宣传教育活动中,鼓励老年人乐观向上,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2.开展智慧助老专项行动。加强家庭、社区、社会协同,提高老年人信息素养。依托社区科技志愿活动,普及智能手机使用知识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的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电信诈骗,提升老年人应对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能力。聚焦老年人生活需求,开发课程,制作课件,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拓展网上咨询服务,帮助老年人解决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老年人融入现代信息社会。

3.开展老年人健康科普促进行动。以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助力共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为目的,深入开展和实施公益科教进社区、公共安全科普宣传行动、身心健康咨询等活动,强化对老年人的科普内容推送和服务覆盖。依托健康教育系统,开展老年人健康科普进家庭、进社区、进乡村,通过健康大讲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普及膳食营养、运动健身、心理健康、合理用药、应急处置等知识,增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4.搭建老年科普服务平台。加强社区科普大学、老年学校和老年学习站点建设。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面向老年人的科普课程。推动各类科技场所、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等开放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科普服务。鼓励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节目等平台,面向老年人开展科普宣传教育。

5.实施银龄科普行动。大力发展老年协会、老科协等组织,充分发挥老年人在咨询服务、智库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组建老专家科普报告团,发挥老科技专家在社区、农村、青少年科普中的作用。发展壮大老年志愿者队伍,鼓励支持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科学普及等志愿工作。

(牵头单位:县卫健局、县民政局;配合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县教体局、县科工局、县人社局、县文旅广电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科协)

(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的认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树立科学执政理念,增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领,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1.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创新发展的认知,自觉推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共同发展。在理论学习、教育培训和工作实践中贯彻落实“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等重要”的重要论述,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意识和能力。

2.加强规划落实,推动科学素质提升成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公务员培训规定》等,突出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前沿科技知识的学习。重点面向乡镇、社区、农村,大力开展干部科学素质培训工作。

3.在领导干部考核和公务员录用中,落实科学素质工作要求。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和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任职考察、年度考核中,强化科学素质工作有关要求并有效落实。

4.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理论学习和教育培训中增加风险管理和沟通能力相关内容,强化风险意识,提升风险管理和沟通能力。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委党校、县科工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龙山分局、县文旅广电局、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教体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

三、重点工程

深入实施“科普中国”龙山行动计划,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效能,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全域、全时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在“十四五”时期实施五项重点工程。

(一)科学教育和培训工程

建立一支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较高的科学教育师资队伍,科学教育和培训的服务与供给更加充分、均衡和精准。

1.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将科学精神纳入师德师风建设,在各级各类教师职前培养和继续教育中加强科学教育意识和科学素质有关内容。

2.完善科学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重点加强中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在国培计划中加大对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教师和小学科学课专任教师的培训力度,每年培养一批骨干科学教师。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科学教师培养力度。深入开展“送培到基层”活动,每年培训农村科学教师100人次,到2025年实现对全县农村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培训全覆盖。

3.开展科学教育示范行动。开展科学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十四五”期间,建设一批科学教育示范校。开展中小学校长专项培训,提升中小学校长的科学教育理念和能力。

4.推动科学教育和培训资源共享。鼓励科研院所、职业学校、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社区学校等各类公共机构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科学教育与培训,共建共享科学教育资源。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互联网+”科学教育培训体系,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全体学习者提供全方位需求服务。

5.实施网络扶智行动。加强农村地区中小学网络设施、科学实验室、科学教育器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备,实现农村中小学全部接入互联网。充分利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动科学教育和培训信息化发展。

(牵头单位:县教体局;配合单位:县人社局、县委宣传部、县科工局、县民宗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广电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

(二)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

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主体科普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科技设施科普功能,深化科技工作者的理想信念,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

1.推动国家、省、州科技计划(工程、专项、基金等)项目承担单位和人员,结合科研任务加强科普工作。设立科普任务,将科普作为项目考核的必要条件。广泛开展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计划科普服务评价,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有效的科技资源科普转化机制,在科技研发项目、人员岗位聘任、研发设施考核中增加科普任务,增设考核指标。鼓励企业根据公众科普需求导向发展多层次、多维度科普业态,激发科创企业研发科普产品的活力,探索“产业+科普”模式。推动科普学分制试点。

2.实施科研机构和企业科技资源科普转化专项行动。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开发科普资源,推动与传媒、专业科普组织合作,及时宣传普及重大科技成果。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建设完善科普场所,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服务。制定科技资源科普转化工作指南,加强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开展科普工作的指导。开展科研科普示范基地创建活动。

3.强化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建设,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自立自强,建功立业,成为践行科学家精神的表率。通过宣传教育、能力培训、榜样示范等增强科技人员科普能力,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主动、及时、准确发声。

(牵头单位:县科工局、县发改局;配合单位:县科协、县教体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州生态环境局龙山分局、县自然资源局)

(三)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更加多元、配置更趋合理,服务实现广覆盖、均衡化。

1.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制定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和标准,建立健全分级评价制度。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县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及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科普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和能力提升。

2.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激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公益性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投入,完善社会资金投入的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参与兴办、建设、资助科普基础设施。

3.加强科普场馆建设。分区分类加快科技场馆建设,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体系,形成一批精品展览和品牌教育活动。加强流动科普设施建设和资源配置,大幅提升农村地区覆盖率和利用率。依托中国数字科技馆搭建信息化枢纽和平台,推动资源共享。推动建设具有产业特色的专题科技场馆和行业科技场馆。

4.大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应急安全、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和农业、水利、林业、气象、地震、消防等行业或部门建立科普(教育、研学)基地,提高科普服务能力。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增加科普服务功能。引导和促进各级各类公园、地震台站、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车站、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强化科普教育服务功能。鼓励国家、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科技博物馆、科普创意园等特色科技场馆。

5.强化基层科普基础设施发展。鼓励和支持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设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综合服务设施,构建内容、资源和人员互通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中小学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农村中学科技馆等未成年人科技活动场所。

(牵头单位:县科工局、县发改局、县科协;配合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教体局、县民宗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州生态环境局龙山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广电局、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

(四)应急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应急科普工作能力显著提升,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平战结合应急科普体系初步形成。

1.建立日常科普与应急宣传协同机制。建立相关部门定期会商制度,加强科普议题设置,在突发事件状态下强化跨部门密切协作和媒体沟通协调,依托社会网格化管理及时有效的开展应急科普工作,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开展权威发布、专家咨询、线上传播、线下服务、专题宣传等工作。大力开展科学辟谣,防止假科普、伪科普。

2.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水平。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信息服务。做好5·12全国防灾减灾日、7·26唐山地震纪念日特殊时段的科普宣传。定期举办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知识竞赛和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等活动,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

3.加大应急科普内容建设。大力推进应急科普信息化建设,组织开展应急科普作品征集和推介等活动,针对不同人群开发、储备科普内容资源。开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机制和法规的科学解读。推进教育基地、灾害事故遗址等设立应急科普宣教专区。

4.开展应急科普主题宣教活动。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等,开展知识宣讲、技能培训、案例解读、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的应急科普宣教活动。注重在重大社会事件、突发热点事件上及时跟进科普宣传。全面推进应急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不断满足人们对应急科普的需求。

(牵头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委宣传部、县科协;配合单位:县科工局、县卫健局、县气象局、州生态环境局龙山分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文旅广电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消防救援大队)

(五)科普队伍建设工程

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并重的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完善。

1.制定全县科普人才发展规划。促进形成总量快速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结构日趋合理的人才发展态势,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后劲持续的科普人才队伍。

2.实施科普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构建以骨干人才培训带动全县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体系,重点培养科普创作、科普产业经营管理、科普展览研发、科技辅导员等人才。加强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建立科普人才培养培训、使用、交流的大数据平台。

3.加强专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面向科普基地、专家工作站等专职科普人才队伍。鼓励企业、科研机构设立科普岗位。加大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力度,推动设立科普专业。加强科普信息员队伍建设,依托基层各类组织,动员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气象信息员、中小学教师等担任科普信息员,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实现增量、扩面、提质,至2025年,全县所有乡镇(街道)每百人中至少有2名科普信息员,每年人均传播量60次以上。

4.大力发展科技志愿者队伍。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组织动员科研人员、教师、媒体从业者、学生、社区工作者等参与科技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推进科技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5.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让科技工作者成为科学家精神的践行者和弘扬者。通过宣传教育、能力培训、榜样示范等增强科技人员的科普能力,推动将科普工作纳入业绩考核,调动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

6.推进执业规范、多元激励等制度建设。贯彻落实科普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办法,推动科普人才列入各级各类人才奖励和资助计划。

(牵头单位:县科协、县科工局、县人社局;配合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教体局、县民宗局、县民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龙山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广电局、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委党校、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

四、构建发展新格局

创新科学素质建设理念、组织动员和管理方式,打造以社会化协同为动力、智慧化传播为手段、规范化建设为支撑、国际化合作为拓展的发展新格局。

(一)推进社会化协同。充分发挥政府统筹管理、政策激励、基础保障、公共供给的作用,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各类科普主体作用,推动公益性科普事业和经营性科普产业共同发展。在强化公益性科普公共产品和服务兜底作用的同时,以发展科普产业为重点,促进经营性科普产品和服务繁荣发展,建立延长产业链、优化提升价值链、构建激活生态链,形成多元主体积极参与、运行机制灵活有效的科学素质建设社会化协同格局。

1.大力发展科普产业。充分运用政策引导、市场手段,推动实施“产业+科普”行动,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承担科普责任,重点推进“名优特新”“高精尖”等产业与科普融合发展。推动科普展览(展教品)、科技教育、科普旅游、科普网络信息等企业快速发展。推动食品、卫生、健康、教育、应急和安全等领域形成高效科普产业链条。

2.多措并举激发科学共同体等社会组织参与活力。通过资金支持、任务委托、授牌授权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科学素质建设。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基层科普组织,重点推动企业、学校、医院、农技服务机构等发挥科普职能。

3.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建立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基层组织(村、社区、园区)等主体责、权、利相统一的协同机制,落实和完善针对各级各类主体的奖励、补贴、减免等激励机制,开展多元主体科普服务成效评估。

(牵头单位:县科协、县科工局、县人社局;配合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教体局、县民宗局、县民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龙山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广电局、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委党校、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

(二)推进智慧化传播。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网络化、智慧化建设,推动智慧科普与智慧工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深度融合,构建泛在、即时、互动的科普智慧化传播格局。

1.推动科普信息化创新升级。突出科普中国品牌建设,强化“两级建设,四级应用”的工作模式;完善集网、微、报、端、屏于一体的科普融媒体矩阵,实现与龙山新闻网、龙山融媒体等县级主要媒体、基层党群服务平台、县科普平台等横联纵通、内融外扩。推动“科普中国”、“科普湖南”嵌入地方党群服务网络平台实现全覆盖。汇聚数字科普资源,全面推进科普创作、传播、运用创新升级。

2.推进科普智慧化发展。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科普深度融合,强化科普资源、服务、用户等多层次、多类型节点间连接互动,形成线上线下协同高效的科普智慧传播网络。

3.推动智慧科普融入智慧社会。有效推进智慧科普落地应用,推动智慧科普与智慧工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建设主动对接、充分链接、深度融合。

(牵头单位:县科协、县科工局、县人社局、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教体局、县民宗局、县民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龙山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广电局、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委党校、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负责领导当地《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建立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协调机制,将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进行绩效考核,加强对科学素质建设的督促检查。县直相关单位要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和任务分工安排,将相关工作任务纳入本部门本系统工作规划、计划和考核内容,充分履行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健全部门联席、县乡联动、媒体合作、专家协作的常态化科普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组织管理、统筹协调、监督检查作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管理有效的社会化科普工作管理和运行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规划内容,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

(二)完善科普政策。全面落实国家有关促进科普工作发展、加强科普设施建设等政策法规,完善我县科普工作的相关政策与措施,保障要素供给、指明方向重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以及有关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政策法规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落实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

(三)加大科普投入。加大财政科普经费投入力度,促进科普事业发展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众筹众包、项目共建、捐款捐赠、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科普事业,促进科普事业发展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加强对科普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考评,确保专款专用和使用效果。

(四)开展监测评估。依照国家相关标准,加强我县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监测,适时开展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不断加强全县科普统计工作,加大对全县科普资源使用情况的检测评估,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和全县科普事业发展提供量尺度和指导。大力宣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加强对方案实施工作的督促检查。县人民政府将定期对县直部门实施工作进行检查评估,推动工作任务的落实,2025年,对“十四五”期间落实《科学素质纲要方案》及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