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言献策

强化三种意识,弘扬三种精神 加快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发布时间:2008-04-10     稿件来源:     作者:

19705月,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的华国锋同志来到湘西龙山洛塔的南竹大队,在4天的时间里,亲自起草并修改出台了《关于开展向洛塔、野鸡坪学习的决定》。次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显著位置发表了长篇通讯《土家山寨换新颜》,报道了洛塔人“宁愿苦干,不愿苦捱”,战胜自然,改变生产、生活环境的事迹。“学大寨、学洛塔、学野鸡坪”成为当时使用频率最高的句子。半个世纪过去了,洛塔精神仍然激励着龙山县54万土家、苗、汉儿女。龙山人要大力弘扬洛塔精神,积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龙山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体说,主要是强化三种意识,弘扬三种精神。 

一要强化忧患意识。忧患意识首先是一种理性思维。古人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居安思危”等就是这种理性思维的辩证法的体现。其次,忧患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 “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传诵千年,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当然,只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才会深怀忧患意识,把忧国忧民作为爱国爱民的一种体现,把为民排忧解难作为自己肩负的神圣责任。“学大寨、学洛塔、学野鸡坪”中的彭官恕1957年担任洛塔乡党委书记时,面对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就是由于一种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激励,由此他便决定自力更生,改变现状,吹响了改变洛塔的号角。存在忧患意识,并不是为了让忧患发生,就如同我们重视金钱,但工作本身并不是为了金钱,是为了个人发展、事业发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龙山地处偏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更应该有一种忧患意识。如何融入社会大环境,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夹缝中求生存,龙山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提出了科教优先发展战略,并于200629召开了500余人参加的科教兴县大会。县委书记曹世凯提出了“用好本土的,吸引外来的,培养未来的”用人育人思路,切实做到了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让能干事的有舞台、让干成事的有地位”。

二要强化科学决策意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所谓决策,就是做事情、干工作的策略和办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决策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关乎工作和事业的全局,意义极其重大。正确的决策有利于提高效率、少走弯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错误的决策则必然导致劳民伤财、事与愿违,给工作和事业带来损害。最大的失误就是决策的失误。决策既是工作的总结,更是工作的起点。科学决策一要坚持发扬民主。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总是有限的,只有依靠集体的智慧,才能掌握全面情况,实现科学决策,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在决策过程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江泽民同志指出:“一切重大问题,都要集体讨论、集体决定,作出决定之后,分工负责,坚决贯彻。”二要善于集思广益。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科学决策要求广开言路、广集民智、广纳良谋,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意志。三要着眼长远。在确定本地区发展思路时,一定要要把握全面性,抓住中长期战略性问题而不是短期的、具体的工作计划安排来决策,一定要深入调查,周密思考,统筹兼顾,切实处理好近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切忌带主观性和片面性。四要吃透上情,摸透下情。在决策之前一定要吃透上级的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实际情况,吃透当地人民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要求解决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使决策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彭官恕之所以敢叫日月换新天,主要取决于他科学决策。当他经过长时间的调研,了解到洛塔是喀斯特地形,“水多在地下流,而人则在地上愁”后,他果断决策,制定了“修水利,开梯田,苦战七年,改变洛塔面貌”的七年规划。龙山县委、县政府针对龙山和来凤是全国相距最近的两个县城的优势,大胆提出融城战略,并付诸实施。县委、县政府还提出以古城里耶为发展轴心的“旅游富县”思路,并着手打造“简俑联姻”的旅游品牌。这二者都是科学决策的结晶。既符合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大政策,又结合县域以规模带动产业的发展实际。

三要强化奉献大于索取意识。奉献大于索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离不开人们的奉献。没有奉献,人类社会只能停滞不前;只有当劳动者的付出大于索取,才能增加财富,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奉献是索取的前提和基础。俗话说,要想取之,必先予之。没有前人载树,岂有后人乘凉。社会作为一个大家庭,只有人人做出奉献,才能保证人人都有索取和享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创业在前,享福在后,这是共产党人实践自我价值的具体表现。彭官恕在改天换地的战斗中与老百姓同甘共苦,得到党的关心和人民的爱戴,在怀仁堂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但他退休在家,仍过着与普通百姓一般的生活。每年还要去洛塔看看至今尚未摆脱贫穷的农民,尽管手头并不宽裕,仍挤点钱资助贫困户。但是,一个时期以来,受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以及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少数同志对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存在模糊认识,滋生奉献吃亏的思想,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二、发扬三种精神

一要发扬敢为人先,勇当龙头的精神。说到洛塔精神,不得提起当时与“活愚公”齐名的”铁姑娘“向满云。她带领100多名女突击队员在工地上同男人一样拧大锤、背泥巴、抬石头,很多青年男子都甘拜下风。为了工程早日竣工,她在工地上举行了婚礼。其实干工作就要这样敢为人先。敢想敢试敢闯,开拓创新,而不是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畏首畏尾,得过且过。要想人所未想,干人所未干,独辟蹊径。为此,弘扬洛塔精神,我们就要将其与端正党风政风结合起来。在全县范围内教育广大干部党员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弘扬洛塔的那一种拼搏精神,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心连心。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重点,切实开展好“五个一”工程和对各部门的行风评议工作。想方设法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难点问题,创造条件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要发扬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精神。在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即用一个木桶装水,如果组成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这个木桶中最短的木板决定的,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短板”的长度决定其整体发展程度。正如一个组织的整体素质高低,不是取决于这个组织的最优秀分子的素质,而是取决于这个组织中最一般分子的素质一样。之所以有今天的洛塔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洛塔人民的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大年时,土家人提前一天过年。在举家享受着一年一度的守岁之乐时,彭官恕带着由村干自发组织的调查组在冰天雪地中,发现可供开发利用的水利资源150多处,为洛塔的旧貌换新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要发扬不屈不饶,不达目的誓不休的精神。《宋史》载:宰相赵普向宋太祖赵匡胤奏荐某臣任要职,太祖不听。第二天赵普又奏荐这人,太祖十分生气,撕碎了赵普的奏折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下来捡起破碎的奏折。第四天,他将补好的奏折带上再一次面谏太祖,太祖这才醒悟,终于任用了赵普力荐的臣子,后来事实证明了赵普的正确。做一件事,也应该具有这种不屈不饶,不达目的誓不休的精神。只要是正确的,既然看准了,就要坚持进行到底,直至成功。”坚持就是胜利“就是这个道理。被誉为“活愚公”的彭天胜在“愚公移山”精神的鼓舞下,从荆天寨天坑到八仙洞水库、八一水渠,哪里最艰苦就在哪里。下阴河、堵天坑、打隧洞,51800多个日夜,他带头战斗在不风天日的地层深处,打短了上百根钢钎,打碎了几百把大锤。就是洛塔人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孕育了洛塔精神。

洛塔精神充分体现着共产党人的先进性。龙山是洛塔精神的故乡,带头弘扬好洛塔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龙山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勇当龙头”的龙山精神,其实也正是对洛塔精神的发扬光大。我们要把弘扬洛塔精神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认识洛塔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时代内涵。并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自身所处岗位的特点,力争做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表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表率;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表率,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加快龙山县城经济的发展而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