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言献策

做好新时期地税工作必须增强"四种意识"

发布时间:2008-04-11     稿件来源:     作者: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富于创新,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读了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后,我深受启迪,结合地税工作的实际,如何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上来,把智慧与力量凝聚到地税工作中和开创龙山地税事业的新局面上来。我以为要做好新时期的地税工作,促进我县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增强"四种意识"。
  一、龙山县地税干部的状况及其成因。
  地税自94年机构分设以来,已经走过了13年的风雨历程,龙山地税事业也经历了创业时期和第一次发展时期,目前正进入第二次发展时期。创业时期全体地税人员在第一任局长陶文斌同志的带领下,团结一心,意气风发,奋力拼搏奠定了地税事业的基础。目前我局绝大部分同志都是分家到地税的人员,我们都经历和见证了这一时期创业的艰辛和成业的骄傲与自豪,那个时期的地税干部勤于学习,艰苦奋斗,努力工作的精神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感慨万千。龙山地税第一次发展时期可以定位于1998年,也就是李代友同志担任局长以后,龙山地税迅速步入了第一次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主要是规范管理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龙山地税的各项工作逐步得以规范。从2007年开始,龙山地税迎来了第二次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主要是"创新发展"时期。地税事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对我们全县地税干部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全体地税干部是否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这不仅仅是对全体地税干部的一次考验,更是对我们县局党组执政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而实际状况又是怎样的呢?我私下以为我们干部队伍的状况远远跟不上地税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税干部正处于一个疲软和青黄不接的时期,13年的岁月,我们许多意气风发的青年已步入中年,而当初的中年干部已进入不惑之年。我局现有干部职工119人,退休干部18人,在职干部101人,在职干部中年龄构成状况是这样的,30岁以下的19人,30岁至45岁以上的69人,45岁以上13人。而这部分人的素质状况又是怎样的呢?30岁以下的19人,其中复员军人和干部子弟16人,占30岁以下人员的84%,这些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各方面的素质提高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30岁-45岁的人员绝大部分是分家过来的地税干部,这部分人员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税专、税校和财校等从学校毕业分配的学生,一块是82届招考进来的干部,可以这样说,这两块组成的地税干部是目前我县地税事业的中坚,但这部分人员也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那就是经历了13年的奋斗,这一部分人的意志在逐渐消磨,工作热情在逐渐下降,满足于现状的思想与日俱增,所以这两个年龄阶层的人一个是处于思想和工作上的疲软期,一个是处于思想和工作上的启蒙期,这种状况的明显存在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显然会影响到地税事业的前途与命运。二是骄傲和浮躁的思想情绪在不断滋生与蔓延。从目前的队伍状况来看,这种思想情绪在我局时有表现,这种表现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有一种人认为经过了多年的税收工作,已经是老干部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以摆摆资格了,在工作中的表现就是敷衍应付,不推不动,有时推也推不动,本着一种吃老本的思想,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更有一种人认为经过了多年的奋斗,资格和威望已经形成了,自认为"自己天下第一",我行我素,什么事都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第二个方面就是浮躁之气过盛,个人修养有待加强,有些同志习惯意气用事,喜欢制造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只要是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人和事,他就不舒服,他就生闷气,他就不讲组织原则不讲工作纪律。三是物欲太强,追求奢华享乐的思想较为严重。地税成立之初,地税干部憋着一股劲,甘愿吃苦耐劳,勇于艰苦创业,但时过境迁,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税的地位和各方面的条件都提高较快,可以说有了质的飞跃,部分干部的思想也开始在蜕变,说到工作首先就是提福利讲待遇比环境谈享受,似乎个人为地税作出了无穷的贡献,似乎地税离开了他就不能正常运转一样。四是学风不正,关于学习的问题,州局这几年相当重视,而且出台了许多制度和措施,如"一季一考"的学习制度,对推动全州地税干部的学习热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地税干部自觉学习的习惯依然没有养成,学习效果还是不十分明显,今年上半年我在基层分局调研时,分别与每一个基层专管员进行了座谈,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农村分局的地税干部特别是青年地税干部几乎没有学习的习惯,他们的业务水平可以说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定税和催缴税款上面,收税谈不上收税的艺术,更不用说今后实行税管员制度后要进行的纳税辅导等方面的工作。我曾经和一个年轻的农村专管员座谈时问道:你认为你自己是否适应这个农村专管员的岗位?他毫不犹豫地告诉我"适应"两个字。我接着把《营业税资源税纳税手册》的那本书递给他看问道:这本书你看了吗?他说"没有"。其实没有看这本基本业务书的农村青年税干何止他一人?没有看其他业务书籍的青年税干又何其之多?还有目前我们推行的各种综合软件,地税干部学习的都不够深入,据我了解我县的部分专管员是经常学习经常不会,弄得我局的信息专干满天飞。这种不爱学习,学习停留在表面的现象在我局有一定的市场。如此学习风气仍其蔓延下去,就必然导致地税事业将会后继无人,地税事业的发展将因此而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增强"四种"意识,促进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结合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地税现状,要做好当前的地税工作必须增强四种意识,即"忧患意识、艰苦奋斗意识、学习意识和大局意识"。
  首先要增强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一种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从地税目前的体制来看,吃大锅饭,做好做坏一个样的现象依然普遍,要让每一名干部都有一种忧患意识,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绩效考核延伸到每一名干部和每一个岗位,目前从我局的情况来看,对于一般干部的考核相对比较宽松,做好做坏没有一个标准和尺度,从而严重影响到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只有建立和健全了干部绩效考核制度,才能增强全体地税干部的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制度要严格,奖惩要分明。地税过来制定了一些奖优罚劣的制度,如曾经推行的"末位淘汰制",这个制度虽然也有它的局限性,但实践证明它充分调动了绝大部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干部的忧患意识,但是这个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不彻底,最后又因种种原因流于形式,所以对于出台考核人的制度一要严格,二要奖惩分明,不能时紧时松,忽冷忽热,一定要让制度执行善始善终,只要这样,才能让每一个人从阵痛走向适应,人人都有一种忧患意识,有一种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光荣的使命感。
  其次要增强艰苦奋斗的意识。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的地税干部一谈艰苦奋斗就摇头,当前我们地税干部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公务员工资津贴规范以后,地税人员的个人待遇将大幅度下降,在待遇下降以后,如何充分调动地税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是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在全县地税系统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的意识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怎样才能让干部戒骄戒躁,增强艰苦奋斗的意识?一是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党各项工作的致胜法宝,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之所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后以小米加步枪解放了全中国,主要是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的历史时期,地税干部面对市场经济冲击的影响,思想日益活跃和复杂,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较之以往首先要改进,采取一些新的形式,运用信息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认识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干部思想带来的深刻影响,利用现有的条件,开设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网页,给干部职工提供一个心灵交流的信息平台。强化文化熏陶,构建地税文化,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使干部职工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境界得到提高。广泛开展双向沟通活动,做到领导与群众,领导与领导,群众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大力开展弘扬先进性的学习教育活动,全县地税系统要以分局科室为单位,大力学习社会先进典型和新生事物,大力开展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的活动,倡导一种正确的导向,让艰苦奋斗的地税人员形成强大的磁场去感召其他地税人员。三是开展经常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活动,可以采取请专家授课、先进人物上课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辩论赛等多种方式,通过教育来重新提高地税人员的思想觉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四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善于作艰苦奋斗的表率。
  第三要增强学习意识。学习是地税人员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增强学习意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一个单位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好了,爱学习肯学习的地税人员自然会增多,上次我到常德临澧地税局和常德市地税稽查局学习考察以后,深有启发,临澧地税局有稽查能手3人,注册税务师和会计师有8人,五星级办税员1名,还有征管能手、写作能手等多名。去年一年临澧地税局在《中国税务》发表各类信息新闻调研文章十六篇。常德市地税稽查局具有双师资格的人员有26人。后来我问临澧地税局长和常德市稽查局局长有何经验时?他们一致的回答就是学习氛围好,人人都想学爱学,人人都在暗暗地比学习。二是给爱学习的人提供更多的成才机会,让爱学习的人拥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从而去激励更多人的形成爱学习的习惯。三是单位要提供有利于学习的宽松政策和条件,建立定点培训学习基地,鼓励干部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和职称考试;四是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部职工教育培训规划和办法,通过外力的作用促使干部去学习。
  第四要增强大局意识。团结就是力量,地税各级领导班子要带头发挥民主,善于听取各种意见,包括不同的意见,自觉接受监督,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团结大家一道工作,充分发挥班子全体合力,共同推动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促进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