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龙山县经济和旅游业的大力持续发展,以客渡(旅游)船为交通工具的水路交通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水路,自古时起就是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但近年来,伴随道路交通的飞速发展,公路建设日新月异,对水路交通造成洪水般的冲击,水运过去的繁荣景象正如“江水一去不复返”。但在我们山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水运始终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空间。特别是这几年来,在酉水河流域旁边里耶秦简的惊世大发现,乌龙山大峡谷的进一步开发······县委、政府着力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本县支柱产业的大环境下,以碗米坡库区(里耶)为主的水路交通变得日渐繁忙起来。因船舶的增多,交通量变大,管理难度加大,进一步规范水上交通管理被提上重要日程,在县交通局的积极应作下,龙山县地方海事处于2004年11月正式挂牌。机构一成立,就在如何切实加强水上交通管理,开创工作新局面上做文章,经过大家的务实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因种种客观原因,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下为笔者对本县水上交通进行的调查与思考,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我县水路交通基本情况
(一)通航水域自然情况介绍
龙山县境内通航河流属酉水支流和石牌、贾市两个水库,船舶主要集中在碗米坡库区、湾塘库区、仙佛寺水域等。通航水域普遍较为狭窄,两边多为高山,弯道很多,水下暗礁林立。县内共有乡镇渡口33处,分布在全县8个乡镇,有船乡镇达11个。龙山辖区水域内重要水道主要分布在里耶和隆头两个乡镇。这两处水域内船舶最为密集,船舶是沿河居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加上河对岸是保靖县,一般每到赶集天,两处码头均停靠有二、三十艘各类船舶,重大节假日与春节前后高峰期有近百艘船舶停靠里耶。
(二)、主要渡口、客运码头情况说明
市 |
渡口(个) |
客运码头(座) |
乡镇船舶艘数 |
||
总数 |
重点渡口 |
总数 |
重点码头 |
运输船 |
|
龙山 |
33 |
8 |
5 |
3 |
22 |
(三)、主要旅游区水域情况说明
水域名称 |
客运码头(座) |
旅 游 船 舶 |
|
客 船 数 |
客 位 |
||
仙佛寺 |
1 |
12 |
58 |
里耶 |
1 |
6 |
24 |
皮渡河 |
1 |
2 |
10 |
说明:两处均为交界之地,统计数据仅为本县情况。
二、水上交通管理措施
龙山县海事机构式成立才两年多时间,起步较晚,很多工作都是边摸索边开展。我们为了做好水上交通管理工作,确保辖区内运输安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 提请县人民政府与每个有船乡镇在年初春运工作会议上签订了相关责任状,明确乡镇人民政府对水上交通的监管职责,并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与村委会,村委会与船主、渡工分别签定了责任状,实行责任层层分解,层层落实。
2、 加强对各码头、渡口的日常监管。每到汛期、“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海事机构人员专程下到各码头、渡口进行巡查,并要求乡镇政府在逢场天和学生坐船高峰期派专人到重点码头、渡口现场值守。
3、 每年给部分重点水域的渡工和客船船员进行一次安全知识培训,培训采取集中学习形式,通过培训学习,船员(渡工)的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安全意识不断增强。
4、 每年由县财政安排一笔渡船维修资金,给各渡船进行维修,确保渡船的渡运安全。
5、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今年的7月31日在我县召开了由我处发起组织的湘鄂边区龙山、来凤、宣恩首届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协作会。通过会议,建立了对仙佛寺水域的联合检查制度,加大了对这一水域的监管力度,告别了过去水域划分不清,不便于管理的局面。我处认真贯彻省海事局提出的要在海事系统培树一批先进典型的要求,于5月下旬在白羊乡开展了“水上安全管理示范乡镇”创建活动 ,通过活动的开展,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使各有船乡镇的管理逐步达到规范化。
三、水上交通存在的问题
1、码头、渡口环境差,船舶质量低,船员素质弱。目前全县渡口和码头大多没有硬化,一到下雨天或消水时,十分湿滑,过渡群众非常不方便,稍有不慎,就会摔跤。每艘渡船虽然一年有几百元维修经费,但对年代已久,破损程度大的船说,简直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客船因生意差、收入低,在船舶维修上投入甚少。船员普遍素质较低,责任心不强,安全法律意识淡薄,违章行为时有发生。他们驾船技术并没有经过多少专业正规的培训,大多是无师自通。他们在接受管理过程中,有“破口大骂”的,有“占船为王”的,更有甚者是“大打出手”的,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是遵章守法,循规蹈矩的。
2、船主收入过低。我县渡工平均每年报酬仅有2000元左右,加上现在物价涨幅大,许多青壮年渡工纷纷“跳伞”,而一些年长的渡工因超龄不能办证,摆渡属违规行为,目前在我县很多乡镇存在这种情况。客船的航线实在是短得可怜。有的在库区内航行,有的从一个乡镇到达另一个乡镇,跨县航线的也仅仅能跨相邻的两县,多则三县,通江达海的船舶为零。
3、水上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够,乡镇重视程度不高。大多乡镇政府从思想上对渡口渡船管理不够重视,平时以应付的态度去开展工作。目前11个乡镇均没有专职船管员,船管员一般由交警协管员或农机员兼任,而且没有专项工作经费,工作难以抓落实。而乡安监站人员又没有三头六臂,“抓了水上,漏了路上;逮住了车,放跑了船”的现象客观存在。逢场天、重大节假日、重大学生渡口的水上安全秩序维护与值守变成了一纸空文。以上的一切,必然导致源头失控。水上交通监管力量单薄,监管战线太长。龙山港监所编制4人,实有3人工作。我县渡口多达33处,有船乡镇11个,而南北码头、渡口最远距离达120多公里路程,这使监管工作鞭长莫及,难以深入。
4、群众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在现场检查中,船舶超载及三无船舶非法参运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执法时,不少群众很自觉地站在了船老板的立场上。记得一次有一个群众对我们说:“你们管那么多搞么子?中国那么大的国家,泡死几个算什么事?”这是是群众自我保护意识欠缺的具体表现。
5、通航环境不理想。除库区以外的水域,特别是乡镇渡口没有几个是水流平缓的渡口,大多是水流落差大,水流湍急的渡口。龙山县白羊乡、苗儿滩镇的几处渡口就是典型的例证,这为渡运埋下了不安全的隐患。
6、船舶总体数量少、档次低,特色不明显,对旅游业的贡献率低。乡镇船舶大多是别人淘汰的陈旧低质木船,更谈不上有多高档次。这些船舶无任何特色可言,没有吸引游人眼球的亮点,在船上游览观光的游客廖廖无几,对旅游业的贡献率太低。
四、我县水路交通管理对策
1、进一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县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对乡镇渡口渡船和客运船舶管理工作的监督。各部门应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一厅两委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船舶和渡口安全管理责任制的意见》等规章认真做好相关工作。每年与各级签定的责任状不能只流于形式,而要真正在“落实 ”二字上下功夫。
2、应加强乡镇船管机构的建设。目前全县11个有船乡镇无一个乡镇有船管机构和专职船管员,工作难以落实到位。上级主管部门可考虑在渡口船舶较多的乡镇设立船管机构,配备专职船管员,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例入财政预算。对渡工的报酬应规定最低标准,由当地乡镇政府抓落实,确保渡工安心摆渡。
3、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段加强水上交通安全法律知识的对外宣传,让全社会都了解并支持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加大对船员培训力度,每年对有船乡镇采取分批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培训,做到全面提高船员素质,使其更好服务于水路运输。
4、加大对渡口渡船及客运船舶的改造力度。目前,渡船改造工作已进入第二年,但去年的计划还未落实到位,希望改造计划如期实施,消除可预见的安全隐患。同时,加大对渡口改造力度,将能改桥的渡口尽量改桥,真正方便老百姓的生活。对客运船舶采取严格监管与积极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对该淘汰的坚决淘汰,引导船主逐步更换优秀船型。
5、加大基层地方海事机构投入,使其更好的履行管理职能。我们湘西地区特别是像龙山,因受特殊地理位置的局限,运力运量小得可怜,自然费源也就青黄不接,各项经费十分紧张。只有靠上级部门综合平衡,在资金方面给予倾斜,保障我们的工作经费,使我们水上交通管理工作逐渐步入科学化、正规化、信息化,不断开创出海事工作新的局面,保一方水上交通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