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州上下正全面开展“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号角已经吹响。解放思想,青年当先。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理应充分发挥青年人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最少保守思想、最富创新精神的优势,大力弘扬开风气之先的传统,努力走在解放思想的前列,冲破思想束缚,拓展工作领域,创新活动载体,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共青团事业大发展
一、解放思想就要克服自满情绪,增强科学跨越意识,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
团的十六大指出,共青团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青年流动加快,部分基层团组织软弱涣散;社会思想深刻变化、青年思想更加活跃;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功能深化、社会组织兴起;青少年权益意识增强、维权需求增多;信息化对青年的影响日益深刻;少数团干部工作浮躁、有短期行为。因此,如何实现对团员青年的广泛联系和有效覆盖,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如何找准服务青年的切入点,如何更好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如何运用网络引导和服务青年,如何培养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作风扎实、本领过硬的团干部队伍,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认真研究,我们没有理由骄傲自满,安于现状。
深入解放思想,就要以推进发展为己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中心工作就是团的工作中心。我们要摒弃“共青团不是职能部门,参不参与影响不大”的观念,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自觉把推进发展贯穿于团的全部工作过程,在发展中求突破、在发展中求作为,才能实现团的自身发展。要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推进富民强州的新实践,力争在“突出提质、升级、拓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中挑重担,在“突出优化、转化、规模化,巩固发展农业产业化成果”中当先锋,在“突出整合、创牌、增值,提高旅游产业综合效益”中作贡献,全面推进青工创新创效行动、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青年就业创业行动、保护母亲河行动等品牌工作,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业绩推进湘西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新跨越。
二、解放思想就要克服守旧思想,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推进团的自身建设
我们要冲破一切因循守旧的思维模式,根据时代的发展和青年的变化,大胆创新工作理念、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
创新工作理念,就要转变“重活动、轻建设”的观念,转变“共青团的工作就是策划开展活动”的误区,做到活动与建设并重;要突破“就团论团、就团建抓团建”的思维定势,打破自上而下、行政区划的束缚,按兴趣特长、居住远近、行业特点等灵活设置团的组织;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重视基层基础工作,把资源向基层倾斜,把项目向基层集中。
创新组织设置。在农村,要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者、“三支一扶”志愿者参与团组织建设,构建“乡镇团委+农村青年中心”、“村团支部+农村青年经济合作组织”的组织格局;在社区,探索在居民小区、工业园区、商业街、集贸市场中建立团组织;对“两新”组织,通过联合建团、行业建团、依托建团、挂靠建团、社区建团等方式,实现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要高度关注青年自组织,配合有关部门对其加强联系和引导,探索在有条件的青年自组织中建立团组织;要依托聊天群、论坛贴吧、电子邮局、视频会议、移动飞信等信息化平台,建立起一种基于网络、覆盖广泛、互动性强的快速动员和响应机制,发挥团组织在其中的核心和引导作用,把团的活动和影响辐射到青年中去。
创新运行机制。坚持党建带团建工作责任考核机制,把团建成效作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坚持团要管团,严格组织生活,完善团费收缴、团员证年度注册、团员组织关系接转、流动团员管理等制度;积极发展团内民主,稳步扩大团干部直选范围,完善团的代表大会制度,探索团代表任期制,试行代表提案、议案制度。
三、解放思想就要克服封闭观念,增强开放合作意识,履行青年工作社会职能
团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新时期共青团的根本职责是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这是党赋予共青团的新的时代责任,这一定位相较于以往经常强调共青团政治属性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了团组织的社会属性,强化了青年工作社会职能的趋势。我们要清醒认识共青团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新定位,主动承接政府改革剥离的部分行政职能、社会职能,承担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封闭狭隘观念,增强开放合作意识。开放,是共青团壮大实力、拓展空间的必由之路;合作,是社会组织整合资源、赢得发展的有效途径。不开放,团自身发展的空间就会越来越窄;不合作,团组织拥有的资源就会越来越少。
首先,要善于依靠党政资源。在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加强与政府部门间的合作,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支持,由“独家经营”变为“集团作战”,形成政府委托、支持,共青团承办、落实的工作机制。
其次,要有效聚合团内资源。共青团本身就是一个大资源库,应该先把团内的资源用好、用足,充分发挥共青团在青少年工作中的核心作用,以青年、学联、青企协、少工委、青年志愿者协会为骨干,以青年社团、青年自组织为延伸,形成青少年事务新格局。
再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寻求一切可合作的对象,吸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青少年事务,实现各取所需,互惠互利、多方“共赢’,在成本低、效益高、反响好的合作格局中,推进团的事业,打造团的亮点。
四、解放思想就要克服片面倾向,增强人本民生意识,把服务青年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全部工作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放思想就是要树立“以青年为本”的意识。面对当代青年越来越具体多样的需求,我们要防止片面化的倾向,要全面把握青年身心健康、学习成才、个人成长、就业创业、事业发展、社会参与、权益表达的不同需求,深入研究服务青年的切入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青年群众的根本利益,把服务青年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重点服务迫切需求。要全面推进青年就业创业行动,帮助青年提高就业技能,扶持青年自主创业,推动青年就业创业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要努力服务青年学习成才,为青年职工、青年农民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供帮助,为大中学生开展实践锻炼创造条件。要关心青年的身心健康,帮助青年缓解人际沟通、社会竞争、恋爱婚姻等方面遇到的压力,让青年朝气蓬勃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优先服务困难群众。要积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化和拓展希望工程,鼓励他们自立自强,努力学习。要切实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家庭子女、零就业家庭子女、青年流动人口、社区闲散青少年和孤残青少年,为他们提供情感关怀、学习指导和生活扶助。
切实代表青少年利益。要深入青少年,倾听呼声,了解意愿,及时反映青少年利益诉求,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和青联组织在人大、政协中代表青少年的作用,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有关法规、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依法维护青少年权益。要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护意识和能力,增强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感,积极为受到侵害的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和舆论支持。进一步发挥未保委和预防办各成员部门的作用,努力构建大维权的工作格局,不断深化“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帮助青少年维护合法权益,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推动建立12355青少年服务台,吸纳法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共同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建一个为青少年提供学习教育、就业创业、恋爱婚姻、身心健康、困难救助、犯罪预防等全方位、综合性的服务窗口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