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言献策

推广“一村一品”,适度规模经营

发布时间:2008-12-08     稿件来源:     作者:

进入21世纪以来,广大农村以一村一品为主要形式的,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并且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推广一村一品,适度规模经营的好处是明显的。不仅有利于生产上各种要素的成本节约,而且容易打出品牌,便于销售。比如,2004年以来,龙山县里耶镇红花村发动乡亲们走一村一品道路,大力进行了南丰蜜橘改种工作。现在该村已有400多亩的面积。11月初,该村14万斤的南丰贡橘已经销售一空。单价12左右——是今年?柑价的3倍,老板还埋怨货不够。

不过,现在又有了新情况:由于柑橘产量的基本饱和,加上价格的低迷,许多果农想改换品种项目,如种植油茶、油桐等——这在我们湘西也十分适合。但是困难多多。有生产就必须有销售,要打开销路,不仅要抓质量、树品牌,还要有足够的数量,一村一品、形成规模。然而,要搞好一村一品、规模经营,除了建立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合作组织,土地的集中、资金的筹措和技术的培训等许多问题,都是不能回避的。

笔者认为,要推广一村一品、适度规模经营,政府、村民要紧紧围绕市场,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各种专业的农民合作社组织。

首先可以成立以销售为目的的合作组织,条件成熟了,就可以成立以生产,甚至生产、销售、加工一条龙形式的更加高级的农民组织。组建以销售为目的的农民组织,还可以跨村、跨乡,以壮大组织,扩大影响。建立生产性的农民组织,不一定要搞以往集体化的生产,这是要看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来确定的。而是要统一种子的调配(特别是品种改造)、大型生产工具的配置、化肥农药的采购,以及生产技术的培训等。

二、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步伐。

首先是像我们湘西贫困地区,要尽量争取国家和省里的各种扶贫开发资金;再就是要寻找龙头企业作为创业伙伴,比如让他们资金入股等;村民要创业,缺乏资金,还可以用自己的承包地作抵押,以获得金融部门的贷款;最后,就是要鼓励家乡人回乡创业,因为他们一般在外打拼多年,还是有点积蓄。

三、搞好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标准。

要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工作。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培养自己的技术骨干,尽量使更多的人成为技术里手。还要统一技术标准,诸如在土壤检测、选种(品种改造)、施肥、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都要按一个科学标准,这样才有利于打出自己的品牌。特别要使自己的产品具有竞争力,还要认真打造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四、大胆进行土地制度创新

推广一村一品、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的集中、流转等是个大问题。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吃透文件精神,大胆而有序的进行土地制度创新。如村里成立油茶生产合作社,广东某企业以资金入股,村民也可以自己的承包地入股嘛!至于村民之间土地出租、转让、转租、互换等方式,政府应该支持,并且要纳入统一管理的轨道。而对于那些在城市工作、生活多年,已经安家落户,如果愿意退出承包地、脱离农村,就应该取消其农村户口,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这种补偿应该由中央、省、县三级财政一起安排资金,并只能用于初次补偿。这样既提高了农村平均用地水平,便于土地的集中、流转,又加快了城市化建设步伐。

       (责任编辑:唐荣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