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言献策

我们走在大路上

发布时间:2009-03-13     稿件来源:     作者:

近几个月,关于在中小学评选三好学生的存废的争论,从校园到社会,从百姓到专家,沸沸扬扬,好不热闹。简直算得上教育界的一个新闻事件。虽然,教育界总出新闻不是一桩好事情,但我们毕竟还是碰上了,有什么办法呢?

 三好学生就是从中小学生中间,产生出来的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表现突出的学生。后来补充的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也可以归纳到那三个方面去。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可以归入智育之中;心理素质教育则可以归入体育之中——身心都健康才算真正的身体好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三好学生这个光荣称号,曾经激励多少人奋发上进,让多少人梦寐以求啊!但是,学校评选三好学生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回顾历史,从19572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以来,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7——1966年;第二个阶段,1966——1976年;第三个阶段,1977——1989年;第四个阶段,1990年至今。第一个阶段,探索时期,发展平稳。第二个阶段,文化革命时期,三好学生评选偏重德育。那个时候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大方向没有错,但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极左盛行,最后演变成教育为政策服务了!第三个阶段,问题是偏重智育。并且受过分追求应试教育的影响,所谓强调智育,其实就是看重文化考试成绩。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三好学生评选基本停止,而被仅按文化考试成绩排名的十佳之类所取代。

1974年,我11岁,读小学四年级。四年级下期(也是下半年,与现在不同),我有幸成为(没有在学生中评,就是班主任提名)三好学生。同学中,就议论我:个子小,身体就不行,也算三好学生’”?扪心自问,作为三好学生,我不够格;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十佳吧!后来,我当上教师,学校很多时候没有评选三好学生;就是要表彰的三好学生,也就是看考试成绩。真的,个别学生成绩好,但是莫讲身体好,那思想品质确实差,自私自利,不爱劳动,为人刻薄。总之,不大受同学欢迎。

仔细分析,我们在评选三好学生工作上,走过的一条曲折道路,其实就是我们教育事业曲折发展的缩影。最近20年,我们不是经常讲素质教育吗?其实,我们中小学教育就是素质教育。我们讲素质教育的发展,其实就是德、智、体方面的全面发展。新中国60年来,教育事业饱经风霜,艰难前进。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没有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要么一味强调政治挂帅,要么一味推崇智育第一。二是没有抓住民主办学这个关键。体现在我们评选三好学生问题上,事情难道不是这样吗?几十年来,成千上万的三好学生中,真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多少呢?真正有多少是经过学生老师民主评选的?难怪有人提意见,甚至要求取消评选三好学生制度。

我认为,评选三好学生这个制度,不能取消,但非加以改进和完善不可!除了上面谈的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以外,还要注意,不要把三好学生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造成尽量多的成功者嘛!学生在某一个方面有突出表现,也是应该给予肯定的。比如,有的学生在数学方面成绩好,我们就可以通过开展数学比赛等方式,让他们脱颖而出。

我们走在大路上。评选三好学生,并没有错。值得怀疑的是,明明现在学校的三好学生,接近销声匿迹,竟然还有人,甚至专家学者,大声叫嚷取消三好学生制度。如此斩草除根,意欲何为?据这些人的说法,三好学生是人为的把人分成好坏,分成三六九等。试问:我们评选三好学生,说过不是三好学生的学生是坏学生吗?至于学生中三六九等,还需要我们通过评选三好学生的方式,分出来吗?只要有人的地方,总有先进、中间和落后的区别。人与人的思想品质、能力、个性等等的差异,是客观存在。我们通过评选三好学生这个办法,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使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何错之有?

我们走在大路上。评选三好学生,并没有错。倒是这些人,如此极端对待评选三好学生这个事情,不能不使人联想到最近20年来,思想政治上诋毁毛泽东思想、社会思潮上的非英雄化、文学艺术上的亵渎经典等等诸多奇怪现象。比如,小学课本取消了《狼牙山五壮士》课文;比如,董存瑞最后的话不是为了新中国,前进!而是不要相信河南人!”……是啊,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那么,产生了英雄,而不去尊重英雄的民族,是什么样的民族呢?

我们走在大路上。评选三好学生,并没有错。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把这个办法运用到工厂、农村、部队和机关,使全国的各行各业涌现出更多的先进,让大家去学习,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

(责任编辑:唐荣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