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言献策

正确解决孩子做题时的“粗心”

发布时间:2009-06-23     稿件来源:     作者:

 

在教学和辅导学生做作业时不少教师和家长习惯于以会不会为标准,只要会了,就放心了,老师和家长们却往往会遇到一个烦恼的问题:明明这些题孩子们都会做了,怎么还是爱出错呢?”——如果不存在学习态度问题的话,这个现象往往与孩子的注意能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而不是普遍认为的粗心所致。 

注意,在心理学上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通俗的说法就是盯住目标进行有目的的思维活动。注意力还可以分为若干指标——“注意的稳定性表明一口气能盯住目标多长的时间;注意的转移能力关系到学习一门课后能否把心思迅速的转移到另一门课;注意的分配能力涉及到同时面对多个目标和多个环节时,能否把每一个目标和环节都处理好……这些都是对学习很重要的本事,可惜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只能在后天训练中逐渐提高。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能力尚未充分发展起来,做题时才顾此失彼而出错。这是孩子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与学习态度无关,但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却非常大,很多小学生即使愿意认真学,也难免漏洞频出,老师和家长若为此着急生气,只会让孩子更加手足无措,注意力更加难集中,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影响孩子注意的发展,并对学习失去信心。怎样才能真正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包容的心态对待孩子的不足,和蔼可亲地进行有关训练。下棋和打乒乓球都是提高注意力的训练办法,棋类活动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的培养,我们可以选择五子棋、跳棋、也可以选择象棋、围棋、国际象棋等结合孩子兴趣统筹安排。打乒乓球不管是两个人在球台上对打还是一个人对着墙壁打,都能提高注意力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速度。这个非常老套也非常有效的改进办法就是要做到相当地熟练。 

二、多练、熟能生巧 

要想解决会做也错的问题,熟练是一剂良药。 

杂技演员一面飞快的地抖空竹,耍盘子,一面轻松地翻跟头,飞行员能在起飞降落的短短几分钟里,注意力迅速转移200多次而不差错…….这些出色的注意分配能力、注意转移能力和注意的广度,都是严格训练的结果,也是绝大多数环节被高度熟练化的结果。 

如果你想同时做好几件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要做的事尽量变成熟练,大部分环节不用多想就能做好,剩下一两个环节要动脑筋也不会顾此失彼了。 

小学生学习的道理也一样,如果需要掌握的东西大都熟练到自动化的程度,学习时要啃的硬骨头就只剩下那么几小块了,对注意力的要求大为降低,做起来必定又好又快。 

可能有人会认为:既然仅仅让孩子学会知识都让他们费劲,如果要求他们熟练,岂不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吗?实践证明,我们看到的效果却是相反——掌握的知识技能越熟练、学习就会越轻松,也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 

三、利用错漏本防错漏。即使是最棒的学生,学习也免不了会有漏洞,如果从课本里海底捞针地去找漏洞,补漏洞,效率一定很低,因为这样做时,大部分时间是浪费在查找这个环节上。然而漏洞的特点是分散少量,大都不适合用集中查找的办法去发现。不妨让学生准备一个专门记录错误的本子,发现错误的地方,便用办法把正确的做法记在上面,并在易错的地方打上彩点,提醒注意。每往上记新的错误时便浏览一遍,考前复习一遍,进行正误做题比较,可大大减少再错的机会。孩子的特点是注意力转移快,刚才就过的事,过一会儿就可能会忘个干净。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哪门课,只要出现错漏和问题,就随手往上记一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来了,就等于把一百只水桶上的漏洞,都集中到一个筛子上去了,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解决。一个错漏本,把分散存在的学习漏洞,变成了集中看管,给解决漏洞带来了莫大方便。这个措施能解决不少问题。借助错漏本,就能更有效地堵漏,减少因粗心造成的做题失误。

(责任编辑:唐荣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