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查研究,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邓小平说:“离开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江泽民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从新中国三代领导人对调查研究的论述中不难看出,调查研究在立言、立功、立德中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而调查研究不但是人民政协的经常性工作之一,而且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委员发挥作用和人民政协开展其它经常性工作的重要基础,更是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建言立论和服务大局的重要基础。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要建言立论、服务大局和开展其它经常性工作,必须建基于科学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建言立论是政协组织和委员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因此,政协组织和委员建言立论必须杜绝泛泛而谈,平空而商,无理监督,胡乱参政,必须有血有肉,必须建基于“有理、有节、有据”这个基础上。而实现这个目标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开展科学的调研活动。对于政协工作来说,政协组织是肌体,调查研究是血肉。
履行职能中的作用
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结果能让执政党经常听到来自民主党及社会民众的声音,且便于民主党及社会民众参政议政。所实行的民主协商方式,即能普遍反映多数人的愿望,又能吸纳少数人合理化的建议主张,有利于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然而,中国是个大国,经济文化状况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政协组织履行职能时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要在“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的前提下履行职能,使政协履行职能真正做到“帮忙”帮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这一切正是人民政协开展调查研究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
1、政治协商中的作用
中央规定:“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要在决策前在政协进行协商”。很显然,中央将政协政治协商的职能纳入了国家和地方的决策程序。协商什么?怎么协商?协商达到个什么效果?这是政协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指出,政协可以通过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专题座谈会、专门委员会会议、委员协商座谈会的形式对国家和地方的民主法制、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算、法律起草、领导人选等展开调研后进行协商。显而易见,调研活动作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职能的前期工作列入了《规定》。这就要求政协组织要在履行政治协商职能前,即进入决策前以及决策执行过程中对协商对象、内容进行调研,而后确定适当的协商方式对协商对象进行协商,最后提出有理、有节、有据、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为决策提供参考,实现政治协商的目的。
2、民主监督中的作用
政协的民主监督,本质上属于人民的监督,一方面它通过提建议和批评的形式将民主监督的职能体现出来。另一方面作为民主监督主体的政协组织对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监督成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两个方面都必须通过开展科学的调研活动来作保证。提出合理化、科学化的建议和批评必须建基于科学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精度、深度、广度直接决定政协民主监督形式——建议、批评的质量和其所发挥的参考价值,并最终决定民主监督的成效。
3、参证议政中的作用
主动性和实效性是政协参政议政的特征。如何实现政协参政议政的主动性、实效性,切实履行政协参政议政职能?撰写出高质量、操作性强的建议案、提案、社情民情、全会发言,是实现政协参政议政职能的主要方式。而广泛参与,积极咨议,围绕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科学的调研活动是其前提和保障条件。选准题目,从不同角度,对党和国家政策执行情况,对某一方面具有突出影响的重要事项,对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疑点问题开展深入、广泛、仔细的调研活动,把相关情况、资料搜集上来,形成调研报告。然后再围绕党委、政府的决策重点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材料或者建议、意见,或改写成提案及时送交决策部门,或者将典型情况、群众意见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归纳分析,形成成果,专送领导决策。总之,要在调查上花精力,在研究上下功夫,切实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拓展和延伸政协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通道,
履行职能方式和活动中的作用
政协职能的履行是通过撰写和提交建议案、提案、社情民意、全会发言、简报、信件的方式和开展协商座谈、视察、考察、咨询、评议、走访、调研活动和召开会议来实现的。
1、履行职能方式中的作用
建议案、提案、社情民意、全会发言、简报(报刊)、信件是政协组织履行职能的方式,同时又是政协开展调研活动的成果。如果没有政协开展的调研活动,是形不成,最起码说是形不成优质优量的建议案、提案、全会发言的。高质优量、操作性强、有预见性、有决策参考价值的建议案、提案、全会发言、社情民意的提出,一定是必须是建基于科学的调研活动的基础之上。
2、履行职能活动中的作用
会议、协商座谈、考察、视察、咨询、评议、走访、提案督办是政协组织履行职能的基本活动。作为基本活动,它一方面直接履行着政协职能,推动着政协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政协调研活动的一种具体形式和方法。不管怎么样,人民政协在开展履行职能活动前,都必须全面、准确、仔细的撑握活动的主题或议题(内容)的详细情况。要撑握情况,政协就必须围绕主题内容展开调研活动,以获取第一手材料,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有理、有节、有策的开展履行职能的活动。
委员履职中的作用
政协委员作为政协组织的主体是政协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的主力军。政协委员通过参加全体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议、专题座谈会、专门委员会会议、协商座谈会进行政治协商,通过视察、考察、调查、举报、参观、检查、评议,运用建议案、视察报告、调查报告以及提案、信息、新闻媒体行施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权力。政协委员无论通过什么渠道、方式、方法行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权力,都必须首先具备调查研究的能力和作风。调查研究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基础和前提。作为政协组织联系社会各界的桥梁,政协委员有责任就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调查;有责任反映社情民意;有责任学习、熟悉国家政策,把握全局,扩大视野;有责任保持同基层的联系,了解群众的愿望、意见、要求;有责任深入基层,实地撑握第一手材料,这一切,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这样才能写出高质优量、操作性强、预见准确的建议、提案、信息、全会发言,才能适时的开展科学考察、视察等活动,才能在各种会议上有的放矢的建言献策,最后实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责任编辑:唐荣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