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言献策

坚守“三道防线”做到洁身自好

发布时间:2010-08-26     稿件来源:     作者:

    自觉预防职务犯罪、加强廉政建设、牢记《廉政准则》,已成为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必须守住的底线。那么,怎样才能有效保护自己的政治生命,拒腐防变于未然呢?笔者认为,应坚守“三道防线”,警示和教育党员干部要洁身自好。
    一、坚守“半点差错、满盘皆输”的思想防线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只要不拿、不要、不贪、不占,腐败就与我无关”的错误认识,党员干部要通过查摆不良思想倾向,剖析存在根源,制定整改措施,增强公职人员参与廉政风险和执法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提高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基层反腐败工作,要落实到县乡干部,他们是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对象,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政策水平和遵纪守法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没有广大群众党员的积极参与和自觉监督是不能形成一个源头治源的环境。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提高,对反腐败认识的提高,特别是自觉监督意识的提高,在源头治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就标志着基层党风廉政工作的真正加强。要把广大普通党员作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拓展范围对象,努力提高他们的自觉监督意识。
    开展理想信念宗旨的教育。要在深入开展理念信息、宗旨观念教育、党纪政纪条规和法律法规教育的同时,重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要弘扬以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要突出通俗易懂的特点,采用基层干部便于接受的样板戏、图片展、专家讲座、歌唱比赛等形式搞好教育活动。
    加强反腐败案例宣传教育。案例教育法是一种党员干部容易接受的教育方法,可适当公开有些腐败分子作案手段,使其充分了解情况,对容易导致腐败的问题及早引起警觉,防微杜渐。同时利用中秋、春节和三八节等节日召开座谈会,组织党员干部家属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通过腐败分子最终家破人亡的惨痛教训分析,算政治账、经济账、健康账和家庭账,教育他们不为小利迷眼,珍惜拥有,自觉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当好八小时外监督员。利用六一、暑假,组织党员干部子女观看反腐倡廉图展,开展廉政猜谜、廉政家书征集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教育,使党员干部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不贪意外之财,不做出格之事,干净干事,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二、坚守“有权乱用、害人害己”的制度防线
    完善的权力运行机制应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制定出规范的运行程序和明确的工作规则。重点抓住具有人财物管理权、行政审批权和监管执法权的关键岗位,从梳理行政权力运行的工作流程入手,对照履行职责的工作实际,分析存在或潜在风险点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多渠道找准廉政风险点、执法风险点。
    有效规范用权运作行为。规范用权动作行为,就是要对领导干部的职责范围、权力行使标准、权力运作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用规章制度和法制规范约束权力行为。要坚持原则用权。领导干部做决定、办事情,都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符合党性原则、符合廉洁自律的规定,不允许凭借职权厚亲顾友,捞取个人好处。要坚持按程序用权。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要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必要时实行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杜绝“权力导租”现象发生。要坚持公开化用权。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做到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条件、工作结果全部公开透明,使权力在公开的轨道上运行。
    健全制约权力监督机制。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接受监督。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质询、罢免或撤换等制度,地方党委常委会要把廉政勤政、选人用人等方面工作作为向全委会报告的重要内容。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廉政承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健全巡视工作领导机制,选好配套巡视干部,完善巡视程序和方式,提高巡视成效。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
    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完善防治腐败体制机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组织分开,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要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对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健全执法过错、违纪违法责任追究等制度,保证公正司法。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财政性资金和社会公共资金管理,彻底清理“小金库”。加强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提高制度执行力,维护制度权威性。
    三、坚守“执纪必严、违纪必纠”的自律防线
    实行风险防控分级负责机制,按照“谁在岗谁防控,谁主管谁监督”和“人人自我防控、业务部门内部防控、所在单位综合防控”相结合的防控责任机制,一级抓一级,分类分级负责到底。
    坚决查处大案要案。要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遏制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决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惩处。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等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案件。严肃查办群众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加强司法等领域专项治理。健全反腐败协调工作机制,加强查办大案要案组织协调,形成整体合力。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坚持依法依纪办案,完善举报人和证人保护制度,保障被调查人合法权益,依法追究诬告陷害行为。
    重点查办违法案件。继续重点查办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对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必须加大查处力度,越是领导干部,越是名人,越要严肃处理,以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查处违法乱纪案件,各级党委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它作为反腐败斗争的中心环节来抓,坚决克服和纠正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好人主义和庸俗作风,认真解决党不管党、治党不严、有案不报、压案不查、查而不决等问题。纪检监察部门既要敢抓,又要善抓。善于协调各执法机关及有关部门发挥职能优势,形成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整治合力。要严格依法办案,提高质量,力争把每一个案件都办成铁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严肃查处侵权案件。维护群众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最终目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是对我们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诺言的干扰和破坏。彻底纠正这些不正之风,检验的不仅仅是我们对人民群众是否具有深厚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考验我们能否在市场经济案件下继续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能否在纷繁复杂的挑战面前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要严肃查办基层干部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

(责任编辑:唐荣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