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党校,姓“党”名“校”;“校”是其一般共性,“党”是她的个性特征。作为广大党员干部接受培训教育的主阵地和接受党性煅炼的巨大熔炉,讲党性和上党课是党校天经地义的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也是立校之本。
龙山县委党校自然环境幽雅,风景怡人,可以“鲜花丛中留倩影”,也可以“楠木树下话晚情”。既是修身养性的佳境,也是学知悟道的不二选择。现有教职员工22人,专兼职教师11人。笔者作为一名多年冲锋陷阵而又披坚执锐在教学、科研前线的党校教员,深深觉得:一所合格党校应该是各位各级党员干部“心向往之”的“软硬兼施”的“朝拜”圣地。
从硬件上说,经过党校全体员工的多年打拼和共同努力,龙山县委党校已成功升格为“中专”体制的“四型一流”(“四型”:学习型、研究型、智囊型、熔炉型;“五个一流”:一流的设施,是基础;一流的队伍,是关键;一流的教学,是中心;一流的科研,是支撑;一流的服务,是保障;)的副处级中等学府:基本做到了“一流的设施和一流的服务”。内设机构也很健全,共设五个科室。在原有的基础上,2011年,在县委领导的关心下,在长沙市的鼎力扶持下,县委党校继续改善硬件设施:一是高标准严要求地修建高规格的学员宿舍楼(600万,6层楼,150个标准间,容纳300人);二是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县委决定,每年给与党校20万元资金,用以改善办学设施),最近两年,相继精心设计和改善、改观了高标准的两间一流的多媒体教室和6间办公场地;三是计划千方百计改造厨房。
“硬件”提升了,“软件”是不是也随之“水涨船高”?从软件上说,党校教员上党课的整体水平是否也已经随之成功“升格”或“破格”?是否有真正的“一流队伍、一流教学、一流科研”。实事求是地说,软件上基本符合要求;但要更好地把握和践行“职称”与“称职”的关系:称职者力争要有高职称;高职称者要向名副其实的“称职”靠拢和看起。党校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员不少,但真正“称职”的名嘴大家少得可怜,行家里手更是寥寥无几。至今还未形成“百花齐放满园春”的“春天”景象,还收不到“百家争鸣理更明”的“轰动”效果,更没形成“百家讲坛坛坛香”的“香气怡人”的胜境。何以形成这种局面?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和多次校内、校外上党课的经验告述笔者:上党课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更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也使我更加深深懂得:艺海乘舟,只有艺高者才能胜出;百舸争流,只有疾行者才能领航;千帆竞发,只有奋勇者才能当先。
作为党校教员,如何才能提高党课质量?笔者以自己多年的亲身体会,深深觉得,只有妥善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才有可能在教坛上、艺海里“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前提:明确两个“密切相关”
一是优质党课与授课人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
一个浅显而深奥的客观事实,只要有人群的地方,人就有“三六九等”的差别,党校教员也不例外。有的教员,经后天的努力,使个人基本素质综合全面,加上先天禀赋长于说教和演讲,能够做到口若悬河且滔滔不绝,有的放矢且言之有物。让他(她)上党课,就如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也如“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易如“探囊取物”。我说,这样的优秀模范教师和精品优质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能得到他(她)的教诲,聆听他(她)的佳音,真可谓福分不浅、“三生有幸”。
二是优质党课与科学研究密切相关
上好优质精品党课离不开严谨的科研。科研是党校的立校之本,应该是党校教员的专业长处和拿手好戏。“四型一流”的党校定位中明确指出:一流的队伍是关键,一流的教学是中心,一流的科研是支撑。教学需求促成科研,科研成果走进课堂。良性循环,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一言以蔽之:“科研兴则校兴,科研强则校强”。可以这样断言:凡做过深入细致科学调研的党课课题,例如“廉政”党课,教员写教案时就会“心有灵犀一点通”,上党课时也就精力充沛,信心十足:教员的教学态度就会大方得体,教学方法就会看菜下碟,保证针对性,教学手段就会随机应变且得心应手,教学效果也就会拍手称快且“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真正让人受益匪浅。反之,如果课题生僻晦涩,资料不好找,课不好备,调研不进行,教员无信心,教学效果也就自然会让人大跌眼镜,不值一提,只能当新时代的“南郭先生”,滥竽充数。
2、关键:摆正“主导和主体”关系:二者相辅相成,教学相长。
1)、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员
①、要把“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深印脑海,形成铁律;更要把“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奉为圭臬。古之贤者,是“以己昭昭使人昭昭”;新时代的党校人,千万不能“以及昏昏使人昏昏”。
②、上党课要有自己的一定之规,自己的独到而正确的见解,千万不能闹“矮人看戏何成见,到处随人说短长”的笑话。一定要勤修和苦练科研“基本功”:做到“听说读写研”行行通,样样精。要这样,就必须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A、“二商”关系:“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智商只能使你拥有工作,而情商却能使你“更上一层楼”;B、“二袋”关系:只有先丰富自己的脑袋才能更加丰富自己的口袋。换言之,精神比物质更重要,不能做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乞丐。C、明白人生成功“二因”:内因加外因。因为:只有真正做到“内外兼修”、“内外结合”,也才能真正做到“内圣外王”。“内圣”之学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外王”之学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与“外王”的关键衔接点是“修身”。这些道理,虽古老但却价值连城,常用常新,愈久弥新。若能做到与时俱进,那就真是“酒是陈的香”。D、合理善待人生“二情”关系:“只有管理好自己的主观心情,才能处理好客观的事情”。因此,平衡心态很重要,必须学会用阳光心态对待人生的一切。因为“阳光心态”的特点是光明、温暖、灿烂、开朗、豁达。E、坚守人生“二化”法则:“工作情趣化”与“生活娱乐化”。要不断丰富人的内涵:增加和提高学识水品、文化修养、知识结构、兴趣爱好、获知渠道(途径)、知识储量等。
2)、作为居于主体地位的学员
无论是学员到党校培训听党课还是党校教员到校外授党课,学员或听众都要明白以下几
个道理:1)、“学优则用”论:“学”主要指理论素养、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毅力、学习效果等;“优”则指学得好、学的妙、学得巧;既能活学活用更能学以致用;“用”则指个人被组织使用、任用、重用等。2)、“两个清零”论:凡在学习时,首先就要“知识清零”:用“空杯情怀归零心”对待一切,因为只有虚怀才能若谷;其次也要“职务清零”:以“平民心态”容纳对象,不能有“职务高就一切都高”的不健康心理。3)、力克“三俗干部”论:自觉修炼,提高做事做人品位和品味,力克低俗、庸俗、媚俗;4)、争当“三低干部”:看透“健康”的本质,悟透“健康”的真谛:把“体壮曰健,心怡曰康”践行到实在之处。为人处世和为人处事要尽量做到低碳、低调、低压。
无论是教员还是学员,还都要明白以下几个深刻道理:A、都要争做“五度”干部:政治上有高度、思想上有深度、知识上有广度、心理上有气度、能力上有强度。“五度”集于一身则可以“大肚能容,笑口常开”,温文尔雅,风流倜傥。B、要善于涵养“五气”:要善于涵养从容淡定、心境平和的正气;勇于担当、敢于攻坚的锐气;胸怀全局、谋深谋远的大气;埋头苦干、不是赞扬的豪气;能吃苦、不作秀的骨气。“五气”包裹就可以招之能来,来之则战,战无不胜,炼成“百毒不侵”的金刚之身。C、要了解和明白“七个更重要”:能力比学历更重要---水平比文凭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恒心比决心更重要---作为必地位更重要---精神比金钱更重要---做人比作事更重要。只有明白、悟透、践行了以上三个道理,党校教员就能成为合格教员,参训学员也就能成为优秀学员。党课也就能成为优质、精品党课。两全其美,皆大欢喜。双赢结局,其乐融融。
3、核心:潜心修炼,获得“四力”,逐步提高教学艺术,确保党课质量
1)、“四力”指什么?
A、传达“亲和力”:要以自然的举止、得体的衣着、谦逊的态度、精彩的语言传达亲和力;B、彰显“感染力”:要用丰富的内容、透彻的分析、鲜明的观点、典型的例证彰显“感染力”;C、提升“震慑力”:要靠高昂奋发的士气、抑扬顿挫的解析、解疑释惑的功力、鼓舞士气的讯息提升“震慑力”;D、延长“回味力”:要靠端庄大方的形象、急缓适中的语调语气、深入骨髓的传道授业解惑、经典深刻的人生启迪意义来延伸、延长精品党课和优秀教师给人的无穷“回味”,以期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换言之,要靠“亲和力、感染力、震慑力”来延伸、延长“回味力”。一旦党校教员真正获得了“亲和力、感染力、震慑力、回味力”,则更大的收获还在等待着我们:人人可做到“三心”:让父母放心、让爱人开心、让领导省心;个个能明确“三色”: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按特色定位;让“三力”更张扬:张扬创造力,张扬凝聚力,张扬战斗力。
B、何以获得“四力”、张扬“三力”?
关键在于把创建“学习型”党校、争当“学习型”党校教师的活动落到实处,个个能成“饱学之士”;把“创先争优”做深做实:党校成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校教员争当优秀共产党员。
学习是时代发展永恒的主题,是党校人永恒不变的主旋律。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变化最快的就是知识的更新。不同时期的文明,都靠“学习”来继承和发扬光大。学习是个人和集体必须坚持和打好的“二张王牌”,即“终生学习”和“坚持到底”。谁能做到终身学习并坚持到底,他或她就一定是工作或生活中的“王者”。中国传统文化(即儒家文化)十分强调“内圣外王”:“内圣”之道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外王”之道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与“外王”的最佳衔接点就是“修身”,而“修身”就离不开学习。换言之,一个学习好的人,于“内心”可以成为“圣人”,外出做事就能成为“王者”。
学习是党校性质所决定的:党校的定位是“四型一流”。不论是“四型”还是“一流”都离不开“学习,学习,再学习”。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说,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是人生成长之梯,是政党巩固之基,是国家兴盛之要。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的教育培训机构,要永恒发展,就永远离不开学习。
学习内容繁多,任务繁重,对党校和党校教师而言,一要端正学习态度:须知,学习是一种习惯,一旦养成,终身受益无穷;学习是一种乐趣,沉醉徜徉其中,其乐融融;学习是人生的进步,只有学习,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才能享受。学习之功甚大,可以学以立德,学以悟智,学以陶情,学以修身。因此,要做“学习型”党员,首要任务就是端正学习态度。二要转变学习观念:动因上,由“教学是技术”向“教学是艺术”转变;目的上,由“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转变;时间上,由“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效果上,由“拥有职称”向“是否称职”转变。三要讲究学习方法:力争做到“四学”,即在书中学、网上学、干中学、思中学;要切实做到“四真”:真学、真懂、真知、真用。四要提高学习能力:清人金圣叹曾说,“真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今多”。其实,读书学习有“三养”功效,即学习读书可以“养心”,可以“养脑”,还可以“养颜”。因此,提高学习能力尤其显得重要。要做到“三提高”:提高求知能力,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快速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易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