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龙山县针对农村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强、工学矛盾突出、文化程度偏低等特点,积极采取“送”学,确保农村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不掉队。
一是培训“直”送。对村干部,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这块阵地,实行分层分类分批进行业务知识、政策理论、实用技术培训,强化“先锋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其带领群众致富、发展村级经济的实际本领;对党员产业大户、经济能人着重从理论上培训提高,增强党员意识、发展意识,使他们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无技术专长的党员,聘请农业局专家、致富能人讲课,努力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截止目前,已组织各类培训24场,涉及烤烟、百合、中药材种植技术,山羊、母猪、鸡鸭等养殖技术,使3200余名农村党员干部受益。
二是结对“帮”送。在全县村(社区)党支部中开展“结对互学、定向帮学”活动,广泛开展县直单位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与村支部结对联建活动,无偿提供致富信息、帮建基础设施、培训人力资源,并派专人对农村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实行定期走访慰问、及时解决生活困难,使农村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得到实惠。
三是电影“放”送。利用“电影下乡”的机会,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播放安全生产、森林防火、农村卫生等主题电影200余场,进一步增强农村党员干部的主人翁意识。流动播放警示片30多场,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提前打好预腐防变“预防针”。
四是先进“播”送。努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评选“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评选出“好婆婆”、“好媳妇”、“致富能人”42人,在龙山电视台播放先进人物事迹14次,营造了比、学、赶的浓厚氛围。
(编辑:易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