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言献策

实习感悟:希望龙山的“龙头”昂起来(征文)

发布时间:2012-05-22     稿件来源:     作者:

(边区民族团结进步征文)  

  每次回到龙山,总是有着万千感慨。一直想写点东西,抒发对家乡故土的感想。借此良机,我将对自己2011年7月到8月中旬在龙山县委办实习一个半月的所见、所闻、所感和所想做一个总结和汇报,并针对一些现象提出自己的拙劣之见。   实习的一个半月,主要是在秘书室协助处理文件,但是有两次“户外活动”让我感触颇深。   第一次去叶氏民族工艺有限公司参观。叶氏民族工艺有限公司位于龙山县城朝阳西路78号,由民族工艺企业家夫妇彭清东、叶丽萍创办。慕名而去的还有四个姐妹,到达后,我们都对眼前的景象有点失望。在我们的想象和理解中,该公司应该是一个具有规模和集成效应,具有地理和市场优势,带有浓厚民族色彩,并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县城龙头产业。   最先参观是其中的一个生产间。十几台古老的机器,十几个工人在忙碌着,天花板上的电风扇在努力运转,试着为忙碌的人们送来清凉,却无奈地发出着不和谐的噪音。负责人彭清东(彭哥)介绍说,这是其中一个生产间,是租的,还有一个生产间没有开工。现在工人们正在赶工的,是政府为潇湘行项目定制的。   随后赶来的叶丽萍(叶姐)带我们去参观仓库。说是仓库,一个不到10平米的小间,里面密密麻麻塞满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织锦产品,鞋垫、拖鞋、挎包、床单等。叶姐拿出一套床单给我们介绍上面的图案。看到这样的民族手工业成品,我不禁为自己的浅薄而感到羞愧,作为一个土家人,我却是第一次才知道西兰卡普的动人故事,第一次知道原来这华美的图案背后有着这种浓厚的历史。在叶姐和同性姐妹的鼓动下,我怀着一种激动却又忐忑的心情穿上了一件苗族姑娘的小外套。对着镜子照了好久,我舍不得脱下来,因为我觉得这件外套让我觉得自己充满的神秘与美丽,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我是个淳朴的少数民族姑娘。   后来在叶姐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到了另一个生产的小间。就在这栋房子的最顶层,一位年纪不大的师傅正在赶制一套床上用品,叶姐说这是娘家人在为女儿制作陪嫁的东西。看着那美丽的图案,突然好想问一句:妈妈,我出嫁的时候会有这些吗……8月的天,顶楼除了热还是热,天花板上的电风扇比师傅手里的机器显得更加忙碌;可似乎它越忙碌,正在工作的师傅却越汗如雨下。偶尔吹来的一点风让人感觉到自然的灵动有无穷的力量。这样的情景也让我感慨万千,没有想到叶姐嘴里心灵手巧的师傅是位中年男士,而他的工作场景让我想起来历史课表上出现过的在印度工厂里工作的可怜儿童。   接下来,在叶姐的陪同和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朝阳西路的销售点。很小的门面,乍一看,像是卖点小商品的杂货店。走进去,觉得里面的空间小得让人感觉着房间里的各种摆件还有墙上的壁挂似乎在愤怒地盯着每个走进去与它们抢空间的顾客。这是一个前后两间的门面,穿过窄窄的门,里面的那间也别有洞天,陈列着各种精美的饰品。一副洗车河的全景图,那样逼真灵动,让人有种想去河里畅游的冲动。还有形象生动的猛虎图,逼真得让人会怕被它攻击而忍不住退却几步。听叶姐说,在西安参加民族艺术品会展上,很多游客将土家织锦与十字绣混为一类,并表示这样的工艺品不值得在会展上展出。我觉得不能怪他们不懂,就连我自己,也是第一次知道一件织锦艺术品的诞生需要那样多人力、物力,而这些过程需要的不仅是双手的劳动,还有智慧的图案设计,还有师傅们娴熟而巧妙的技艺。一件织锦艺术品,是艺术家们智慧的结晶,是美的绽放。   谈到公司的发展,叶姐说,最希望能得到政府支持,希望政府和当地人民能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公司现在缺少场地、资金,还有销路。如果有一个专门提供给民族产业的地方,让各色各样的民族产业集成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民族产业的竞争力,像重庆四川很多地方的发展模式一样。叶姐是土家织锦的第三代传人,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合适的接班人。确实,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更加关注能带来更大经济效益的工业,对民族手工业的发展前景,部分人不闻不问,部分人担忧着却又无法改变。想起以前上课时老师说的一个例子,一种方言只剩下最后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语言学家拿着记录本催促着这两位老人吵架,他害怕如果这两位老人不在了,那么这种语言就要消失了。一群专家们围着一对吵架的老夫妻,比听老师讲课还认真地听讲和做笔记,听起来荒诞且可笑。可是这正是民族文化消逝的悲剧。我们很难想象,有一天,我们是否会围着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人,希望从他嘴里听到关于斯里兰卡的故事。   第二次经历是8月时间随同县委团队陪同永顺县相关领导参观里耶博物馆。360度立体环声效果,雄浑有力和极具震撼力的音像效果,展现出了始皇帝一统六国的豪壮,也对里耶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为家乡有如此浓郁的历史与先进的技术而感到无上荣耀。后来请教馆长,他说馆里的360度立体环声技术是目前全国最先进的。听了之后,震撼之余,是为家乡人民的努力而感动,但同时又为这么值得品味的历史走不出湘西而惋惜。很少有人知道湘西有个龙山,而龙山有一个叫做里耶的古镇,镇上发现了很多的秦朝古简;很少有人知道除了乌龙山剿匪记和边城凤凰外,在湘西那片大山中,还有一个发现了与“北秦陵兵马俑”齐名的“南里耶秦简牍”的地方,小镇的路很宽,路面很干净,那里有淳朴善良的人民,还有很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和传统。   同样作为土家族苗族人民的聚居地,比起恩施、凤凰,我们还不能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与人文的标志。在武汉,说到土家族苗族旅游地区,人们最先想到和最想去的,就是凤凰、恩施,他们觉得,那里的土家族苗族的山山水水可以让他们感受一番世外桃源的景象。一般人会直接坐火车到恩施,直接折回来;要不直接到张家界,再到凤凰,然后从怀化折回武汉。   我不懂经济,但是龙山的发展有目共睹,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和龙凤经济协作区的创建、龙永高速的建设、里耶古城的开发等,都是目前龙山政府和人民致力开发的项目。而且我们拥有潜力无限的民俗文化,龙山和来风作为地理位置最临近的两个异省县城,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中国的改革开放,走的是先富带后富的道路,长江是一条龙,浦东是龙头,龙头动了,龙身随之舞动。龙山和来凤的发展,也可以走支柱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道路,走特色产业支撑民俗产业的发展模式,发挥两地地理和人文优势,走出一条以土家族苗族文化为主打的具有浓郁民族意味的发展路子。   作为外出求学的莘莘学子,真诚希望有一天,龙山能够走出去,能够让很多不知之或知之不多的人为她的美震撼和折服! 

 

 

 

 

 

 

 

 

 

 

 

编辑:魏宏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