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言献策

构筑"四大机制"加快发展龙山文化旅游产业

发布时间:2012-06-29     稿件来源:     作者:

  龙山县委、政府应紧紧围绕"文化名县、旅游大县"的战略目标,以主打"三个品牌"(打响叫亮秦文化、土家文化、红色文化三个特色文化品牌)、营造"一种氛围"(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工作氛围)为基本格局,构筑"四大机制",加快龙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一、 政策搭台,构筑文化旅游机制。一是落实政策,健全激励机制。认真落实各项文化旅游政策,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摆上县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形成县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加强协作,理顺管理体制。围绕全县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各级各部门应积极协调好规划编制、人员培训、产品开发、宣传促销、项目建设等工作。县委、县政府应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纳入重点乡镇和相关部门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形成分管文化与分管旅游领导上下对口、左右一致的领导分工负责制,打破部门分割、条块管理的格局。三是科学定位,明确产业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集约经营、规模发展"的思路,全力打造"一城一区四园"的文化产业格局。重点推进里耶考古遗址公园、洛塔国家地质公园、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基地、酉水沿河风光带、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文化产业园区和艺术培训基地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突出历史文化,发挥里耶秦文化旅游景区的龙头作用;构筑红色经典,打造茨岩塘红色旅游景区;呈现绿色、原生态,打造洗车河流域土家生态文化旅游区。   
  二、壮大民企,构筑旅游市场机制。我们应加快改制步伐,壮大骨干企业。加快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步伐,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形成因岗选人的灵活机制。支持县广播电视网络全部实现现代企业化管理和技术升级换代,加快捞车河原生态土家文化园、里耶考古遗址公园、洛塔国家地质公园和酉水沿河风光带工程建设,大力扶持民营文化旅游企业联营、连锁、连线,形成国有与民营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局面。进一步完善文化旅游市场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确保文化旅游市场朝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文化流通组织和流通方式, 鼓励文化旅游产品流通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 加快建立以民安、里耶为中心、各乡镇相配套的城乡文化旅游产品流通网络。我们应拓宽融资渠道,引进民间资本。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以优势资源吸引有实力、讲信誉的民营企业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以合作、合资、独资、租赁的形式联合开发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广泛吸纳资金投入,鼓励旅游业和其他行业相互渗透,优化景区旅游环境,壮大旅游产业的实力。
  三、补修短板,构筑旅游产品机制。首先,要加快资源整合。要把内容相关、区位相近、功能相仿的文化旅游资源融合起来,形成文化旅游的错位发展。围绕区域进行整合,根据资源空间分布特点,以文化旅游资源为主体,加快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带;围绕产业功能进行整合,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尽快形成产业衔接、功能配套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以里耶为龙头, 带动捞车河、洛塔、皮渡河、太平山、茨岩塘等协调发展, 构筑南、北、中齐头并进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带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其次,要加大商品开发。制定出台旅游商品开发的优惠政策。龙山旅游商品的开发还处于萌芽状态,这就更需要完善配套的优惠政策来引导、规范和支持它的发展。创新旅游商品开发和销售机制。成立旅游商品开发公司,以公司规划设计---农户、手工艺作坊加工---公司收购批发---零售商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经营形式,或采取"前店后坊"的产销方式,扶持各类生产企业加大具有土家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旅游用品的开发,形成以土家腊肉、霉豆腐、大蔸菜、百合、魔芋等为主体的土家特色食品产业;形成以土家织锦、土家竹雕、木雕等为代表的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突出特色和优势,加快旅游产品产业建设。   
  四、突出特色,构筑宣传营销机制。第一,要深入挖掘和开发,彰显龙山旅游特色。要深入挖掘、整理和改造历史文化、民族宗教文化资源,赋予有趣的历史故事,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进行必要的包装,做活节庆文化、饮食文化、民间文化文章,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含量,延伸产业链,形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互为支撑、共同提升的良性发展机制,有效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适时邀请作家、画家、书法家、摄影家、诗人到龙山采风、笔会,将颂扬龙山美好河山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艺术设计作品编制成文化旅游产品画册和书籍。第二,要注重宣传和营销,加大市场推销力度。一是理顺和强化全县文化旅游资源的管理和整体包装,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健全宣传营销网络,加大旅游综合宣传和市场营销力度,不断提高龙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主动对接旅游市场,根据游客普遍崇尚自然、追求休闲旅游的心理,重点开发生态休闲旅游、民族特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农家乐等富有吸引力的旅游名品,实现资源导向型旅游向市场导向型旅游转变。三是充分发挥电视、网络等信息平台的作用,在县广播电台开设旅游宣传专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邀请国内知名卫视及传媒公司来龙山拍摄旅游专题片和新闻、纪录片,提高龙山形象在各级媒体的亮相频度。四是加快培育短线市场,开发一批"一日游"、"二日游"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县市的短线游客,激活旅游人气。积极参加各类型的旅游交易会,有计划地培育省外潜在市场和新兴市场。五是加大景区景点的建设力度,制订出科学性、系统性、实效性强的旅游营销方案,不断开展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尽快融入大湘西旅游圈,借力发展,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共享、市场共享,推动龙山文化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编辑:魏宏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