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大做强龙山县柑橘产业,确保橘农增产增收,今年 4月,龙山县政协农办委员组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到贾市、里耶、内溪、隆头、石羔等乡镇,就龙山县柑橘产业建设进行了调研。
柑橘是龙山县农业特色支柱产业之一,全县柑橘面积14.3万亩,其中宽皮橘类9.5万亩,橙类3.6万亩,柚类及其他1.2万亩,年产量稳定在10万吨左右,产值过亿元。惠及20个乡镇158个村5.6万农户。有万亩以上乡镇5个,种植大户133户,产品主要销往西南、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在柑橘产业多年建设中,县委、县政府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实施品牌战略,加大科技投入,柑橘产业得到了持续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影响柑橘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面对龙山县柑橘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必须按照现代柑橘产业的生产模式发展柑橘生产,做到优质、安全、高产、高效。在产业建设上要稳面积、调结构、重管理、保安全、树品牌、促营销,力争做到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服务社会化。
1、完善柑橘产业区域布局,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一是科学规划构建两个柑橘产业带,以里耶镇为中心的南部柑橘产业带,以发展?柑、脐橙、特早熟、早熟蜜橘、南丰蜜橘、晚熟品种-杂柑为主,基地面积11万亩。以石羔为中心的北部产业带,以发展?柑、特早熟、早熟蜜橘、南丰蜜橘、白皮柚为主,基地面积3.3万亩。二是适当调节品种结构,建议特早熟、中迟熟、晚熟品种比例调整为20%、70%、10%。按照适地适栽原则、区域规划原则、市场优先原则选择良种,拉开果品上市期。特早熟品种以大分四号、日南一号、大浦5号为主(8月中旬-9月中旬上市),早熟蜜橘以兴津、山下红、宫川为主(9月下旬-10月中旬上市),中迟熟品种桔类以早蜜?柑、黔阳无核?柑、南丰蜜橘为主(11月上旬-12月中旬上市),橙类以纽荷尔(11月上中旬成熟)、早红脐橙(10月中旬成熟)为主,晚熟品种以杂柑为主(3月-5月成熟)。
2、加快推进柑橘标准化生产,提升柑橘品质。实现产业基地化、生产标准化,是提升柑橘产业的根本途径。一是抓好名特优柑橘优质种苗基地建设,强化苗木管理,推广无病毒苗木,为柑橘生产提供优质种苗;二是实施品种改良。对品种不纯,品质差的柑橘园,实行高接换种;三是实施低改。对现有密植郁闭园和部分衰老园实施“三疏一改”(疏树、疏枝、疏果,改良土壤减少化肥用量)。四是推广平衡营养、合理施肥,生草栽培、改土防旱,采前控水、提质促色,防病治虫、改善外观,成熟采收、完熟栽培等先进栽培技术。五是要加大橘园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橘园水利条件和交通状况,实施省力栽培。通过3—5年的努力,确保完成柑橘品改低改面积达60%以上、标准园基地达8万亩以上,果实商品率达95%以上,优质果达90%以上。
3、加强出口地建设,扩大柑橘出口。受黄龙病蔓延的影响,沿海省份柑橘种植面积急剧减少,产量连年下滑,再加上邻省浙江衢州的?柑产量和质量也在不断下滑,永春、广西、广东等沿海地区一些经销商已经战略转移来到湘西收购柑橘,因此我县应该大力加强出口基地建设 ,根据交通条件、生态环境、水质土壤、疫情、疫病、农残、培管水平、 规模产量等条件选好建好柑橘出口基地,争取在2-3年内建成出口基地2万亩,柑橘出口量达1万吨。
4、加强采后商品化处理,提高保鲜能力。一是对农户进行引导,引导他们转变观念,提高采摘、保鲜贮藏技术,在生产中坚持按技术标准采摘,尽量做到边采边分级,采果后24小时内及时进行保鲜处理。二是要加大信息传播力度,及时为果农传递当前市场的最新信息,让果农了解客商收购的是经过分级包装的精品,而不是散装品,通过市场需求促使果农由传统混装、散装销售向果品包装分级销售转变。三是提高果品商品化技术处理标准。积极推广选果机选果,细化选果分级标准,提高外包装水平,增强产品附加值,四要大力推广塑料框,即改竹篓装柑橘为塑料框装柑橘。五是改善贮藏条件,大力推广水槽式贮藏库保鲜技术。
5、进一步开拓市场,实现出口贸易。一是要按照现代销售理念建立现代销售途径。用工业化的销售理念做好柑橘销售工作,要巩固老市场 、老客户(重庆、长沙、西北、东北等),发展“长三角”市场,挺进京、津、沪市场,加强宣传,统一品牌,强势推动,建立直销窗口,组建营销代理。二是加大国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开拓东盟、欧盟市场,按照出口要求,政府要大力支持企业、合作社申报出口基地,申报出境果蔬包装加工厂注册登记工作。三是充分利用社会多元化资金,争取国家政策扶持、扩大宣传等手段,加快果品出口。四是加强与出口商、海关和商检部门的联系,逐步建立“快速通关、快速商检、快速办证、快速发运、快速核销、快速退税”的通关环境,加速培育柑橘出口和加工企业,实现联合出口和自营出口。
6、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竞争力。一是要因地制宜,从区域资源与市场需求的结合考虑,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品,创建自己的品牌。二是要在提质增效上做文章,增加科技投入,重视质量管理,运用绿色营销标准,把通过绿色认证的绿色产品作为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三是要保护、宣传好自己品牌,如“里耶脐橙”,“湘西富硒?柑”,要进行品牌创新,并把品牌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
7、加强柑橘生产的质量监管。一是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农业标准操作规程,制定龙山柑橘产业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生产安全。二是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对进入市场的产品进行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保鲜剂等项目的取样检测,确保符合要求的柑橘产品进入市场、走出国门。
8、抓住机遇,扶持产业发展。抓住国务院把武陵山片区作为扶贫攻坚“先行区”的机遇,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发展龙山柑橘这一特色产业,鼓励橘农建立果农协会、合作社等农民自己利益的组织,大力发展并完善“订单果业”,通过资本营运,形成柑橘经营专业公司,实现水果产销一体化。鼓励大户、营销组织修建贮藏库,提高贮藏能力。推行柑橘机械化选果,全面实行分级包装,引进果品包装物料对生产者联合组织提供资助,设立水果加工业援助计划和项目。加强产地水果批发市场建设,改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水果流通速度。在出口贸易策略上,按照国际惯例,积极鼓励出口。建立农产品出口基金,用于开拓海外市场,对果品出口企业提供信贷担保。
编辑:易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