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言献策

把八面山打造成高寒山区旅游明珠

发布时间:2012-08-10     稿件来源:     作者:

    八面山,地处龙山县南部,因山有八面而得名。八面山面面是悬崖绝壁,平均海拔1200米,最高处1414.5米,南北长约40公里,最宽处约5公里,总面积52平方公里,解放前只有几条窄路和岩梯可以上下。山上地势却开阔平坦,拥有草场近5万亩,内有自生桥等奇特景点。
    八面山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秀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燕子洞以险出名,杯子岩以奇著称,自生桥以神闻名,整个山界,耸立于云雾之中。但由于自然条件不适宜种植水稻,生活在这里的6个行政村的村民祖祖辈辈以放牧牛羊、种植中草药和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为主,然后通过30多公里的崎岖险道去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生活条件异常艰辛。
    为改变八面山上群众贫困落后的面貌,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龙山县委、县政府决定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以旅游为突破口、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开发八面山。2005年,一支由龙山县扶贫办、畜牧局和里耶镇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的开发工作组悄悄进驻八面山,修路、种草、养马……从此,拉开了八面山旅游开发的序幕,山上高寒山区村民看到了脱贫解困的希望。
    工作组一边请专家对整个景区进行科学规划,一边挖掘旅游资源。景区前期主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项目。为了体现高山牧场特色,工作组有关成员还远赴四川、云南、西藏交界的横断山区引进了30匹良种马。同时,景区大力改良了大岩门草场,建立起高山跑马场,并将引进回来的30匹良种马免费送给山上的村民饲养,还修建了高山农家乐山庄,为游客提供具有八面山特色的餐饮服务。这里还有一个插曲:当年工作组为村民免费赠送马匹还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因为当时村民对养马发展旅游还很不乐观,免费赠送马匹,多数村民都不愿意接收,还要附加上一个“条件”,那就是每匹马还得加上10只羊,大家才愿意接收。因为村民觉得,养羊更加容易获得实惠。这样,八面山发展旅游业正式上马,养殖业也同时迈开了步伐。
    要发展八面山旅游业,确解交通瓶颈尤为关键。龙山县委、县政府及时把里耶吴家溪至八面山公路列入建设计划。为了早日修通八面山的柏油路,广大交通建设者们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克服特殊路段地质条件差、温差较大等种种困难,抢抓进度强化质量。2008年下半年,全长27.1公里、总投资1626万元的“吴八”公路建成,通往八面山“天堑”变“通途”了。
    “我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八面山上,以前通柏油路这件事是连想都不敢想的,而现在公路修好了,上下山方便多了。在山上种植树的反季节蔬菜和养殖的牛羊也方便运下山了,到山上观光的客人更是多了。这样,我们的收入也慢慢地增加起来了。”65岁的村民彭楚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09年8月,龙山县乌龙山地质公园被评定为国家级地质公园,作为该地质公园重要组成部分的八面山旅游资源有五大亮点:一是悬崖风光,环绕八面山的悬崖风光带有120多公里,著名的悬崖风光观景点近30处,是攀岩、滑翔等体育活动的理想场所;二是高山草原,草木丰茂,有“南方的呼仑贝尔”之称;三是溶洞景观,幽深神奇,有“八景同心”的自生桥,神秘莫测的燕子洞、“一碗神水”的杯子岩等著名景点;四是避暑胜地,凉风习习,是天然的避暑和野营圣地;五是冰雪世界,冬天可以赏冰观雪,还可以开展滑雪等体育活动。
    如今,八面山上牧丰草茂,马、牛、羊成群,盛产黄莲、天麻、金银花、贝母等多种中药材,有“空中草原”之美誉,被誉为“南方的呼伦贝尔”。目前,龙山县委、县政府正以里耶古城景点圈旅游开发建设为契机,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把八面山打造成高寒山区一颗旅游明珠。

审核:易长松

编辑:刘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