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言献策

创新基层党建促进民政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发布时间:2013-02-20     稿件来源:     作者:

  龙山县民政局始终严格按照上级党组织的具体要求把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思考、探索、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为全县民政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坚持四有:一有明确的目标,二有清晰的定位,三有健全的制度,四有明显的业绩。
  有明确的目标。在开展党建工作中,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基层党建工作全局,把“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作为党建工作的最终目标。
  有清晰的定位。在开展党建工作中严格要求广大党员忠实践行党的宗旨,不断提高党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严守党的纪律,树立和维护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的良好形象。
  有健全的制度。在开展党建工作中一是健全了党员学习制度,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完善考核体系,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实行领导定期点评。二是健全党员监督制度,党员的一言一行就代表着这个组织的形象,在局机关最醒目的地方设立党员承诺公示栏,建立了“党员先峰岗”,实行党员挂牌上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健全党员权力保障制度,为确保广大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对党内重要事项,实行全体党员共同表决。
  有明显的业绩。通过抓基层党建工作,刷新了龙山民政工作的辉煌,效果十分明显,先后获得“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县”、“全省双拥模范县”、“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龙山县民政局通过创新基层党建,实现了四个一的目标,一是树立了一种理念,二是确立了一种态度,三是弘扬了一种精神,四是唤醒了一种意识。
  树立了一种理念,一种强烈的责任理念。在全体党员干部会上,局党组多次提出,作为一个民政人无论你在哪个岗位工作,无论你的职位高低,你都要尽可能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些有意义的事,这叫做对社会负责,对生命负责,对历史负责。为了增强全体党员的责任理念,局党组组织全体党员到县烈士陵园英雄纪念碑前,怀着一颗赤诚的心,一颗感恩的心,面对长眠的先烈,面对鲜红的党旗,共同举起右手庄严宣誓“随时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永不叛党”。通过重温党的誓词,大家一致认为,作为工作在民政这个特殊的岗位,我们对优抚对象、弱势群体的关爱与关怀即使是微不足道,但也必须竭尽全力,这不仅是义务,更是我们民政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确立了一种态度,一种极积的生活态度,一种奋发向上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作为民政人首先要热爱生活,在生活态度上不能悲观失望,工作中始终保持快乐的工作激情,在机关我们推荐了有强烈责任感和工作中任劳任怨的两位身边的同志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一位是共产党员陈功祥,他一个普通的救灾仓库保管员,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五年,自从他接手这项工作后,几乎每个星期六星期天都在加班,他把成千上万件救灾物品分类存放,造册登记并做上记号,随时保持库内清洁、有序。我们的低保局副局长田名花,每年接访低保对象近千人次,但她从未感到厌烦,每一次对基层民政干部的培训,他都是那样认真和用心,同事们都在想,田名花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为什么对工作那样的认真与执着,直到去年年中工作分析会上,从田名花的汇报发言中,找到了答案,田名花在发言中这样说:“每当我看到那些瞎晴闭眼,截肢断腕的残疾人摸着墙壁、柱着拐杖艰难离开的背影,对我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我作为一个民政局的普通干部,有安稳的岗位,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有健康的身体,是多么的幸福和满足,我找不到任何理由不为百姓认真服务和为党认真工作”。
  弘扬了一种精神,一种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民政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面对如此繁杂的社会事物工作,面对成千上万的民政服务对象,民政人的团结与合作显得多么重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体贴,相互包容,将成为大家一起共事的起码原则。局党组一班人决心把民政这个单位,变成一处适合民政人成长的肥沃而又温柔的土壤。在这里没有猜疑,没有杂念,没有歧视,没有欺骗,只要在这里快乐的工作和生活,只要勤奋努力,任何一个人才都可以脱颖而出,走向辉煌,任何一个民政人都可以获得心灵的快乐与幸福。大家决心通过民政人共同努力,把民政局这个单位真正变成那些民政服务对象遮风避雨、停靠歇息的和谐港湾。
  唤醒了一种意识,一种强烈的优患意识。近年来,龙山县民政局之所以在民政系统中有一定的位置,是因为有一个团结战斗领导班子,同时还有一批十分优秀的中层骨干。基政股股长米斌号称全州民政系统基层政权的教授,一到全州村委换届选举时,米股长的电话频率每天不下50次,州基政科的领导明确告诉兄弟县市,若在村居两委换届中出现凝问,请直接拨打:6235641米股长的办公电话。
  然而,局党组也清醒的看到在局机关内,有一部分新进的年轻人,他们在甜水中泡大,在快乐中成长,不了解群众疾苦,对乡村群众生活的艰难缺乏切肤之痛,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不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甚至对来访的民政对象态度冷漠,面对这一问题,局党组和支部采取多项措施,为年轻人充电,给年轻人施压,在局系统内举行演讲比赛,培养锻炼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举行业务知识抢答赛,培养和锻炼大家的思考能力、应变能力。
  为加深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由党组成员带队,组织年轻人先后在乌鸦、大安、茅坪等乡镇,深入田间帮助贫困党员插秧、移栽烤烟、旱地锄草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农民的艰辛。从而唤醒了大家的忧患意识,在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局主要领导多次告戒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那些年轻人,如果不深入群众,不转变作风、不改变不良习惯、不加强学习、自加压力,在未来体制改革竞争激烈的残酷现实中,一部分同志有可能再一次失去岗位丢掉饭碗。同时局党组对每个人都提出了严格要求,民政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窗口都面对的是普通的各种不同层次的来办事的民众,因此我们在政策的宣讲上要深入浅出,在表达方式上要学会与对方沟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能够办的事要限时尽快办理,凡因政策制约不能办的事一定要用正确的表达方式轻言细语向对方耐心的解释清楚,对需缓办的事要留下来访者的电话号码和家庭详细住址,以便联系,在民政局机关,必须做到让来访者看到的是笑脸,听到的是问候,得到的是希望与帮助。

编审:魏宏齐
发稿:刘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