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言献策

关于推进项目建设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3-09-09     稿件来源:     作者:

  项目建设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也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推进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产业经济优势,不仅是结构调整的动力所在,又是城市竞争的支点所在,更是率先发展的基础所在。没有项目建设,就没有产业水平的升级、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后劲的增强。近几年,我县在项目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绩,但着眼未来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认真思考。
  一、我县在项目建设方面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项目”的指导思想,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狠下功夫,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1、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全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开发之机遇,积极组织项目实施,相继完成了果利河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小(一)、(二)型水库除险加固、苗儿滩及贾市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小水电站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荒漠化综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整治、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建设扶贫、乡村公路硬化等一大批重点工程。2012年仅水利项目投入资金近亿元。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2、产业强县战略进程进一步推进。
  我县积极依托特色农产品加工,不断扩展和延伸产业链条。紧紧围绕百合、柑橘、两薯、蔬菜、药材等产品,重点实施了百合系列产品开发、马铃薯金粉、红辣椒深加工和年产5吨青蒿素生产线、5000吨氯化钾生产线、10000吨酒精生产线及中药材加工等建设项目。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工业初具规模,主导产业不断做大。2012年,我县百合种植近6万亩,实现产值10亿元。
  3、社会事业建设稳步发展。
  围绕科教文卫体和社会福利,县里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投资建设。皇仓中学的投入使用,县一中、二中、二小、三小等城区中小学综合楼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建设项目的相继建成,县人民医院、乡镇医院的改扩建和边区中心医院的落成,乡镇敬老院建设和农村医保的健全,城乡教育卫生、社会福利事业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
  二、我县项目建设上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县在项目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周边县市相比,与省州确定的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具体要求比,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认真加以解决。
  1、项目引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强化。
  列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的大项目、好项目少。据了解,近年来我县尚无单位投资亿元以上的建设项目,争取国家投资建设项目和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仍未实现突破,项目引进力度不够。
  2、项目招商引资有待进一步优化。
  招什么样的商,引什么样的资,本身就体现了投资的方向和重点。在项目选择上,必须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符合“两型社会”门槛要求,切实注重招商引资的质量。似如比溪铅锌矿、美家垭铅锌矿、张家槽铅锌矿、金属硅生产线、小煤窑等项目开化必须强化管理,严格控制,尽快转型。
  3、投资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项目在发展空间上,受土地资源有限、地价上涨等因素制约,项目建设用地不足。如今,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用地制约已凸现。在企业发展上,由于企业多属中小项目,企业在融资发展、技术改造、市场销售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工程开工率低、工程进度慢、完成投资少等问题较为突出。
  三、推进我县项目建设的几点建议
  1、破解发展瓶颈,着力解决好项目占地和资金问题。
  项目建设的两个关键因素,就是土地和资金,而我县土地问题尤为突出,此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到项目建设,还影响到全县经济发展的大局。如何解决,应重点抓好四项工作:抓规划留足空间、抓清理盘活存量资产、抓集约提高效率、抓报批多争指标。在融资问题上,应利用好六条渠道:立项争、招商引、银行贷、上市融、民间筹、财政挤。多管齐下,缓解融资瓶颈。
  2、创新工作举措,着力解决好招商引资问题。
  一要进一步创新方法。在主导思想上,确立以项目建设统揽经济工作;在招商格局上,实施全方位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在招商方式上,推行了重点行业招商、重点区域招商;在招商方法上,实行“大部队”和“小分队”联合作战的模式,一方面举办和参加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型招商活动,另一方面组织小队主动上门拜访企业,推介比较优势、重大项目和投资环境,探索“以会招商、专业招商”“项目建设年”等新方法,以推动龙山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二要明确重点,寻求突破。一是围绕产业抓招商。紧紧抓住我县已经形成、正在形成和可以形成的支柱产业,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和招商引资的互促双赢。应以三大系列、八大优势农产品的开发项目为重点,加快黔张常铁路、吉恩高速、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多项目进驻龙山提供可能;二是推进招商引资专业化。应聘用一批“敢于较真、敢于下死决心、敢于用头脑做事”的精英和培养一批“走稳步、迈大步、早一步、高半步”的“四步”人才,充实到专业招商队伍里,提高招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活力。
  3、强化服务意思,着力抓好环境问题。
  一要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一是增强服务观念。一把手要带头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大局意识,更加自觉地为发展敢于负责、勇于负责,真心实意为投资商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二是创新服务方式。做好“四全”服务——项目审批“全过程”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项目投产“全天候”服务、项目引进“全程代理”服务。三是加强诚信建设。政府部门对于出台的优惠政策、做出的承诺,必须言必行、行必果,不折不扣执行到位。同时,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建设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诚信守诺的良好社会风气,建设诚信龙山。
  二要优化项目建设的配套环境。在要素保障上,要着眼于构建完善的市场体系,加快解决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重点围绕项目用工需求,抓好用工培训和供需对接服务。在人居环境上,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完善城乡保障体系建设,建设宜居新龙山。同时,巩固“平安龙山”建设成果,加快教育、体育、医疗服务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为投资商提供一个社会安定、医疗服务水平高、休闲健身方便的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4、完善管理机制,着力抓好导向问题。
  一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参与项目建设光荣,阻碍项目建设可耻的浓厚社会氛围。二是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在用人导向上,凡是在项目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先提拔重用;在政绩导向上,重点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保证干部队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把心思用在发展上,把智慧用在服务项目建设上,把精力用在为民造福上,把成果体现在促进项目建设、社会事业进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