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言献策

如何改进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发布时间:2013-10-17     稿件来源:     作者:
  加强和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对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党和政府良好形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保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始终是当前新形势下各级部门必须正视并探讨解决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我县十分重视干部作风建设,并将2013年确定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干部作风转变年”,突出抓作风、转作风。一是建立健全了制度体系。围绕作风建设,制定出台了“5个十条+3个考核办法+1个问责办法+1项制度”系列文件,即《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十条规定》、《乡镇(街道)干部管理十条规定》、《规范人情宴请事宜十条规定》、《三重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常规工作阶段性绩效考核办法》、《落实四个“十条规定”问责办法》和《三次通报批评否决制度》,形成了覆盖全面、务实管用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二是切实加强了督查督办。将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单位、到时间、到个人,推行阶段性考核,层层建立台账,月督查季汇总,一季一讲评,一季一奖惩。对相关工作进行跟踪督查督办,推进了工作进度,促进了工作落实;三是严格执行了问责机制。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肆意规避的,对因执行不力、贻误工作、未达时序进度的,严格按照文件制度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不讲情面,不和稀泥,有力地严肃了党风政纪,促进了作风转变。但是还应该看到,目前,我县部分干部的作风建设与党和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龙山县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部分干部学习意识不强。在工作和生活中,部分单位领导干部对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认清学习的重要意义,部分党员干部往往借口工作繁忙,忽视自身的理论学习和执政水平的提高,把理论学习当成“软任务”,认为工作搞好了学不学无所谓,整天忙于文山会海、来往应酬等具体事务,没有挤出时间学习,或者是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不求理解,注重单纯学习较多,联系实际不够强,运用学习来研究、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式欠缺。从而导致思想观念、理论水平、驾驭工作的能力滞后于形势的需要,给从事的工作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带来影响。
  (二)部分干部责任意识不强。责任心是衡量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准,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试金石,也是成就事业、推动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县部分干部作风不正、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有的党员干部讲起来头头是道,但遇到具体问题却无所适从;有的作风漂浮,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见到好处抢着上,碰到矛盾绕着走,特别是对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不是千方百计去解决,而是能拖就拖、能推就推;有的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有的贪图安逸,奢侈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甚至沉溺于灯红酒绿、吃喝玩乐,一味地追求个人享受。受现行干部政策的影响,在中青年干部中普遍存在着心浮气燥的现象,没有被提拔的和已提拔时间较长没有被重用的干部经常是怨天尤人。年龄偏大的干部,特别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普遍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工作上得过且过,失去了积极进取精神。
  (三)部分干部服务意识不强。部分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存在俯视民众的傲慢,一些部门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对群众感情淡薄,甚至对群众的疾苦熟视无睹、漠不关心,想问题办事情“我”字当头,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领导不注意。甚至背叛党的宗旨,当官做老爷,高高在上;生活腐化,骄奢淫逸;与民争利,以权谋私。当前,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也不断转变,少数干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服务群众的本领不强。还有,当前涉法、涉农等上访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面对这些复杂的矛盾,少数干部有压头情绪,心理上害怕面对和处理,解决的办法不多,甚至束手无策。少数执法人员在履行公务时,没有严格按有关法律规定和程序办事。态度生硬,粗暴执法,特别是在行使处罚权时,不善于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政策宣讲不到位,执罚手续简单,只罚不教、轻教重罚、以罚代法,甚至出于个人或单位利益考虑,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
  (四)作风建设制度存在缺失。当前,少数党员干部违规配备车辆、豪华装修办公用房、公款相互吃请、公务接待高标准,以及公务人员庸、懒、散、奢等问题仍然存在,而治理这些作风问题的制度还存在缺失:一是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对领导干部考核,选拔任用中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准确评价干部德才素质和工作实绩,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二是制度执行上还有欠缺。虽然上面有不少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规定,但在执行上还有所欠缺,缺乏更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奖罚需更加分明。
  二、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对策思考
  以上问题的出现,不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党和政府良好形象。因此当前,我们必须以要以龙山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干部作风转变年”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注重实效,切实加强和改进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
  (一)增强学习意识,推进党群干群关系
  “学习是前进的基础”,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至理名言,简明而又深刻地讲清了学习的极端重要性。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战无不胜、永葆生机的优势所在。
  一要强化理论学习。古云:学以立德、学以培智、学以陶情、学以修身。学习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不仅是提高党员干部认知判断能力的要求,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更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立场;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宣传、新闻、出版、文化等知识,努力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特别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重大部署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党章》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把“八项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成为自觉行动。
  二要学习先模人物。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需要借助榜样示范的作用,引导执政党的广大党员干部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层出不穷的先模人物焦裕禄、郑培民等是高尚道德情操的实践者和承载者,要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的生动教材,采取多层次、集中性、深度化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积极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
  (二)增强责任意识,巩固党群干群关系
  责任感是工作态度,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追求。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就失去了干工作的根本动力,就不会有过硬的工作质量标准,工作就不能很好地得到落实。
  一要切实履行职责。职务意味着责任和义务,也意味着奉献和牺牲。在其职就要谋其政,在其岗就要司其责,树立“不干不行,干不好不行”的思想,要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而不是一种职业来经营,要立足岗位扎实工作,不负重托,报答人民。要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要立足好本职工作,尽责尽力,致力于干出一番事业来,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工作之中。要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加快发展步伐,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对党员干部来说,就要在有限的任职时间内,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全身心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实惠,更多的利益。
  二要务实有为工作。在其职就要谋其政,在其岗就要司其责,党员干部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心不浮、气不躁,保持务实的工作作风,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隐瞒、歪曲事实真相,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惟有务实,才能脚踏实地,不图虚名,扎扎实实地为民办事;惟有务实,才能充分尊重客观规律,不搞那些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惟有务实,才能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创造出人民满意的政绩。
  (三)增强宗旨意识,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一要倾听群众呼声。党员干部要彻底转变群众反映“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工作作风,热情接待群众,耐心细致倾听群众呼声。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民情,掌握现状,与群众交心谈心,把握群众思想动态,主动征求群众意见,虚心向群众学习,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把握群众脉搏,讲群众能懂的话,说群众想说的话,面对面与群众沟通交流,把事关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及时、全面地向群众反馈,正确疏导群众情绪,争取赢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二要解决民生问题。工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才会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要扑下身子,沉到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群众所忧所盼、所急所难、所需所求,要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关注的住房、就业、就医、就学等民生问题。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吃透上情、掌握下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做出规划,定出时限,不能回避,更不能久拖不决;对按政策规定不能解决的,也要做好解释工作,真正使群众有理能诉、有疑能释、有难能解、有冤能申。要深入到群众家中,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详细掌握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然后拿出有效举措,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好遇到的实际问题。围绕惠民生、顺民意,尽全力解决群众所需、所盼、所急的问题,多办实事好事。
  (四)增强廉洁意识,深化党群干群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切实增强廉洁意识,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各种规范内化为每个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创新宣传教育方式,要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广播、手机、互联网等传播媒介进行传播普及,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积极推进岗位廉政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占领道德高地,努力形成一个完整的道德教育网络。
  二要建立健全机制。在干部作风建设工作中,必须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全过程,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不断完善规范干部作风行为的具体制度。围绕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具体表现,制定严格的行为规范和具体的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用完善的制度来规范领导干部作风行为。不断完善从源头上杜绝领导干部不良风气的工作制度。着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切实加强监督,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人大、政协、新闻媒体等的监督,努力建立一个完善的预防监督体系。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必须建立一套全涵盖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进一步细化考核机制,突出目标考核重点,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推进廉政建设。要始终保持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的高压态势,对违规违纪事件严厉打击,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强制性导向作用,促进良好工作作风的形成。
  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我县社会事业大局稳定。当前,我们要以龙山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干部作风转变年”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和改进干部工作作风,为实现绿色、文化、开放、和谐龙山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