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言献策

龙山民政“三个强化”助推作风建设

发布时间:2013-10-17     稿件来源:     作者:
  2013年以来,龙山县民政局结合省民政系统深入开展“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专项活动及县直机关作风建设活动以来,对照自身存在问题,强化学习调研,提升民政队伍思想素质;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民主监督,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不断推进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效率、优化服务。

  强化学习调研,提升民政队伍思想素质

  为促进干部自觉加强理论、民政政策法规、道德修养等学习,在全体干部中广泛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读一本好书、上一堂民政课、一月举行一次民政论坛”,切实以真学、深学、勤学提升品行修养、理论素质和创新思维。每周五下午分别作为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全局干部集中学习时间,学习有关开展作风建设的文件、报刊,以及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及业务知识,不断提升干部思想素质。
  局党组在时间紧、事情多、任务重的情况下,坚持学研结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力开展“改进工作作风、促进民政发展”调研活动。根据实际工作任务和职责划分,将局党组成员和各业务股室分成6个课题调研组,分别对龙山县民政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优抚对象及涉军群体维稳工作、社会救助管理工作、民政资金使用管理、减灾救灾工作及民间组织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今年以来,干部职工累计下乡1260余人次,撰写10余篇5000字以上的高质量综合调研信息。全面了解基层社会救助、扶老助残等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等,现场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掌握基层群众和广大民政对象的民生动态和利益需求,切实发挥好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支持和促进国防建设等各项职能,切实把党和政府爱民之情、顺民之事、利民之举落实到实处。

  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民政部门是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重要窗口单位,民政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政府机关的形象。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尤其是面对群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还存在制度上的缺陷、基层基础不牢、学习创新意识不强、作风不硬等问题。局党组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从主观上找原因,增强责任心、事业心,提高创造力、执行力,在民政事业发展的实践中有担当、有激情、有作为,树立“为民服务、甘于奉献、争创一流”的民政精神,努力开创民政工作的新局面。把做好民政工作作为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上为党政分忧,下为群众解愁。在工作中注重自身形象,切实改进作风,既要严格执行政策程序,按规定办事,按原则服务。又要考虑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优质高效做好城乡低保、五保供养、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扶老助残等各项社会救助工作,努力为改革发展服好务、为稳定大局服好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好务。

  强化民主监督,提升机关工作效率

  紧密结合省厅转作风建设专项活动,以转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和行风评议为抓手,以依法行政和规范办事行为为重点,以建设一支“廉政、勤政、务实、高效”的民政干部队伍为目标,不断加快机关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在民政系统树立了当代民政人为民服务新形象。广泛开展“一线工作法”、“亲情服务法”、“重心下移法”、“上下联动法”等活动,由局领导带队,股室负责人组成,行风评议员、义务监督员参与,深入基层,面对面宣传政策、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定期召开作风建设专题会议,针对机关干部存在“懒、庸、奢、散、乱”五种现象认真开展大讨论。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缺点大家找、问题大家摆、查问题、找缺点、亮想法、提建议,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帮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推进婚姻登记站、民安街道5个社区民政工作站、34个乡镇(街道)民政办等窗口单位规范化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切实让群众看到变化,感受温暖,共享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