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推我县商贸物流产业建设,2013年11月,政协工商委员组组织部分委员和民企老板先后对湖南物流总部暨长沙市实态置业有限公司、湖南高桥大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暨广州市清平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和市场进行了考察调研。现结合龙山实际,我们提出如下报告和思考:
一、我县商贸物流产业的现状
1、物流产业已成雏形。全县已登记物流企业17家,货物运输车辆4600多辆,2013年,全县共完成货运量375万吨,货物周转量60200万吨/公里。物流从业人员达1278人,仓储面积2784平方米。
2、消费需求稳步增长。2013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6 亿元,同比增长 15.5 %,增幅居全州前列 ,内需消费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态。
3、市场建设平稳发展。以蔬菜、果品、水产、肉类等农副产品为主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在数量和软硬件设施建设上有较大提高,形成了以农贸批发市场为中心,以新龙超市、红太阳超市为龙头,覆盖城乡的市场体系已形成;以建材、家具、服装、小商品为主的工业品交易市场也有了较快发展。截止目前,我县共有各类交易市场41 处,摊位1800 余个,市场交易额达17 亿元,较好的满足了全县人民日常生产生活需求。
4、商业网络基本形成。近年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惠民工程在我县全面启动并深入推进,截止2013年,在全县34个乡镇累计新建和改建农家店 67家,备案登记家电下乡销售网点 35家,农家店乡(镇)、村(居)覆盖率及备案网点覆盖率达100%。
二、我县商贸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
1、专业市场尚未健康成型。城乡市场建设滞后,市场秩序相对混乱。没有指导性的市场建设标准,专业市场缺乏,市场功能不全,市场布局散乱,“人车为患”时有发生。全县城乡集镇公私房产基本上是以一楼建修门店为荣,形成了“以街为市”、“以屋为店” 的民间市场交易体系,而不是需求而科学地划行规市。
2、城市、农村流通体系网络尚未完善。县城没一家完整的成型的物流配送中心,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商业发展比较迟缓,农村商贸流通设施不足、模式陈旧,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3、物流产业“有流无形”。表现为:一是观念落后,体制不顺。视储运为物流的观念导致政府或企业不重视物流发展,物流建设缺乏规划,缺乏投资。体制上,我县物流产业的管理属于即分散又多元的管理方式,存在着条块管理、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的现象;二是物流与电子商务脱节。电子商务可整合传统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但我县的物流企业目前是重商流、轻物流,重硬件、轻软件,重商务、轻电子的现状。运作的相对独立性导致传统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运作效率较低,成本居高不下,无法满足现代物流要求;三是专业化程度低。企业停留在“大而全”、“小而全”,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的传统观念上。现有的物流企业也是过去仓储、运输的简单转型,专业物流企业尚未入驻;四是发展环境堪忧。现代物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即投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人才使用制度、市场准入或退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形成;五是电子商务尚未起步。电子商务迟缓发展,使我县的特色产品信息发布和网上点对点交易目前极少,土特产品直销业务尚未形成,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对发展我县商贸物流业的建议
1、强化专业市场建设。兴建专业市场对推销我县特色产品,吸引外来产品交易,搞活流通具有桥梁纽带作用。因此,扎实推进专业市场建设,用专业市场“筑巢引凤”,吸纳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地流通人员将产品运进来交易,搞活产品流通。
(1)、高品质建设城区专业市场。一要规范老城区市场。对服装、家电、小商品、建材、汽车及配件等商品以及休闲娱乐等城区商业进行划行入市,建立专业市场。二要规划建设新区专业市场。高规格规划华塘、新城、石羔、洗洛新区专业市场,建设好以商业、餐饮、购物、文化、娱乐、休闲为主的商贸服务专区,即规划建设文化娱乐区、美食餐饮区、休闲购物区、夜市步行街、商务会展区等。
(2)、规范乡镇商贸市场。依托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工程,实施迁村入(集)镇工程,即通过搬迁集镇周边村组民居入镇、散居入村、山居下坪,集中建房,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商业网点和配套设施向集镇集中,扩大集镇规模,切实推进城镇化进程。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发展乡级店、村级店,扩大连锁经营规模和行业范围。在乡镇积极实施“四个一”工程,即一个菜市场、一个综合市场、一个中型超市、一条商业街,保障乡镇基础商业网点建设。
(3)、强化农产品专业市场。积极推进我县农特产品购销网络建设,重点建设以药材、百合、干鲜果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销售网络平台,提速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一要鼓励建设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条龙的营销格局。二要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
2、完善市场体系。要围绕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两大主线,合理选点、科学布局。一重点培育步步高交易市场。二要抓好机动车交易市场、百合交易市场、药材交易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三要抓好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完善城乡集贸市场。四要加强乡镇集贸市场建设,把乡镇集贸市场建设同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按照“一镇一市”的原则,通过扶持和规范中心市场的方式,合并规模小、无经营场地的小型集贸市场,优化交易环境,逐步建成科学合理的市场体系。
3、扶持物流产业。第一要纳入决策程序。把物流产业建设作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利润源泉”。第二要制定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第三是整合现有物流产业。通过市场并购,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物流企业。第四是建设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社会配送化战略。鼓励生产企业减少对自己物流部门的投入,把更多的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经营。第五是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物流的第二空间,要尽快发展电子商务,并与传统物流企业实现融合发展。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向物流延伸,物流企业向电子商务延伸,构建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的格局。第六是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出台财政、土地优惠政策,大力推动物流园区建设。物流园区建设首要之选是择地。根据惯例,物流园区一般要选在城乡结合部,高速公路、铁路出入口,远离城区的位置。其次是要按照现代物流园区的要素即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管理中心、物流信息中心,以及城区物流管理与运作基础设施的专业要求来推进我县物流园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