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通车将助力湘西经济腾飞
众所周知,由于地域偏僻,自然条件较差,自然灾害易发多发,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上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湘西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常规的经济发展手段和脱贫方式难以有效带动其经济发展。这些因素让湘西地区成为湖南省主要的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但是,湘西地区又是承接东西部、联接长江和华南经济区的枢纽区,具有突出的区位特征和重要的战略地位,迫切需要交通条件的改善来带动区域发展。而黔张常高铁的开通将彻底结束了湘西地区不通高铁的历史,为该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引擎”,在区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为我国“八横八纵”高速铁路网中渝长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黔张常铁路由黔江站引出东行,途经重庆市黔江区,湖北恩施,湖南湘西州龙山县、张家界市,在张家界市与焦柳铁路衔接,向东经常德市桃源县后至终点湖南省常德市。可以说,这条铁路把湘西地区串联成了一个整体,更是打通了湘西地区融入全国的快速通道。以前,湘西地区的群众要想走出大山乘坐高铁,得坐上几个小时的汽车到达怀化或者恩施才能转乘高铁,出行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极大地降低了湘西地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黔张常铁路开通后,湘西地区群众可在家门口乘坐高铁,通往祖国的四面八方,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便利,还有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经济要素的快速汇聚,为湘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领全新希望。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步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湖南而言,这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湘西地区表现尤为突出。目前,湘西地区贫困人口尤其是深度贫困人口还很多,要在202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还很重、压力还很大。而黔张常铁路打开了湘西地区与其他城市的快速通道,拉近了湘西地区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发展滞后的湘西地区与省内经济发达地区长株潭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带动了湘西地区经济发展,有效缩小湘西地区与长株潭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湘西地区独特的山水资源和少数民族风情,一度成为其发展劣势,因为地少人多,限制了工业的发展。但是,有了黔张常铁路铁路的加持,湘西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都可以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湘西地区山川锦绣 ,人文灿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根据规划,未来的湘西地区将形成土家探源、神秘苗乡、古城商道、侗苗风情、生态丹霞、沅澧山水、湘军寻古、神韵梅山、世外桃源、峰林峡谷、武陵民俗、瑶家古风等12条精品线路,横跨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邵阳市、娄底市、永州市、益阳市、常德市等8个市州49个县市区,辐射带动95个景区节点和436个景点集群(特色村镇),成为湘西地区重要区域经济增长极。以前,游客去湘西地区游玩一般要转乘多种交通工具或多趟汽车,出行效率低下,成为湘西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严重阻碍。但是,黔张常铁路开通后,减少了游客转车换乘次数甚至可以一站直达,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感受湘西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湘西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创业及就业机会,让昔日的青山绿水真正变成金山银山。所以说,黔张常铁路,必将成为湘西地区的一条民生出行之路和旅游致富之路,必将给湘西地区带领天翻地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