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里耶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里耶镇美丽湘西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镇直机关:
《里耶镇美丽湘西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里耶镇人民政府
2017年8月10日
里耶镇美丽湘西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建设神秘湘西、美丽里耶,是促进里耶文化旅游产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新里耶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州、县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州委“建设美丽湘西,打造国内外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里耶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完美、村容整洁环境秀美、创业增收生活幽美、乡风文明身心甜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养、宜游的美丽里耶,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组织机构
为了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夏海涛为组长,人大主席向军、副镇长彭南觉同志为副组长,镇美丽办人员、示范创建单位驻村干部、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创建美丽湘西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和指导工作。
三、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里耶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里耶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美丽里耶,打造天下秦城,抓好贾市社区、杨家寨、岩冲、巴沙、比耳等村(社区)美丽湘西示范村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推动全镇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新里耶。
1、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四、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里耶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里耶,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里耶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里耶与县“十百千”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村危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五、工作要点
1.一条线:起点~终点1公里乡村旅游环线
2.三个面:水,陆,空
水:有灵气,
陆:环境整洁、设施齐全,文化点缀、富有特色,
空:空中,亮化、标识牌
3.五个重点
一眼望去不见乱
一排栅栏和庭院
一堵墙上神烂漫
一栋房屋留人看
一个亮点常嗟叹
六、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秀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标识标牌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焚烧炉和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隔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对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标识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野公园,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二)推进“生态经济”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幽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柑橘、烤烟等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有特色,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休闲目的地。
(三)推进“生态文化”工程。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甜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1、培育特色文化村。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特别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土家原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2、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3、转变生活方式。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生态文化,对公路沿线100米视野范围内进行全绿化覆盖,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生态景观。
4、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