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水政发〔2018〕25号
中共水田坝镇委员会
水田坝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行政村(社区):
经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水田坝镇委员会
水田坝镇人民政府
2018年5月18日
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的
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中央十八届六次全会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农村基层组织精准监督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经县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在全县、各行政村(社区)推进“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好平台,是约束基层干部规范履行职责的好制度,是强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好抓手,特提出指导意见如下:
一、明确概念
“村务监督月例会”是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由村(社区)党组织每月定时组织“两委一会”(支委会、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和村(居)民小组长召开的工作会议,是村级组织的议事决事会议,是村级重大、日常事务研究决策的执行会议,是乡镇党委、乡镇人民政府对村级组织常态化、规范化管理督导的工作调度会议。通过推行“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实现班子团结、勤政为民、精准监督。
二、掌握流程
月例会要结合“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据实整合村支两委会、两委联席会、驻村工作会等会议及参会人员,分五步进行。第一步,收集群众意见。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在会前要深入群众,了解诉求,掌握民情民意,摸排苗头隐患,并及时利用《民情日记》登记汇总、及时反馈。第二步,会前沟通准备。驻村干部、村主干对整理出的问题,要在会前进行沟通、协调,确定本月例会主题、开会时间和参会人员等。第三步,组织召开会议。党组织书记按照会议议题、议程,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会议室主持召开会议。会议议题经过研究讨论后,归纳成结论性意见。对有异议、难决断的问题,报乡镇研究讨论。第四步,公开决议执行情况。建立公示公开栏,每月定期对会议决议及执行情况向党员和群众公开,接受监督。第五步,资料收集整理。每月例会后,将会议记录及相关决议整理归档。驻村干部在《坐(值)班台账》月工作点评和下月工作提示栏内进行记录,并及时上报情况。
三、开好例会
一要相对固定时间。一般放在每月月底前召开。各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例会时间并报乡镇驻本村(社区)负责人同意后确定。
二要明确参会人员。村(社区)五大主干、纪检员、非主干两委委员、各村(居)民小组组长、驻村(社区)负责人、驻村扶贫工作队或联建共创第一书记等六类对象作为固定参会人员。根据会议需要再邀请其他对象。
三要固定会议议程。①村务监督委员会(理财小组)公布当月村级财务收支及累计收支结余明细情况,做到账目清;②各村(居)民小组长汇报本组当月工作情况(根据乡(镇)当前实际,具体工作为:A基层党建,B财务收支,C同建同治,D综治维稳,E惠农惠民工程,F“两违”整治,G安全生产,H人口计生,I精准脱贫,J其他需要商议事项共十项工作)和存在问题及建议,做到民情实;③五大主干汇报当月工作落实情况及下月工作打算及建议,做到实绩明;④主任总结当月工作落实情况,并对下月工作做合理安排,做到任务细;⑤支书归纳总结相关工作,做到调度准;⑥驻村扶贫工作队或联建共创第一书记发言,做到建议好;⑦驻村(社区)负责人点评及传达上级精神,做到督导严。
四、加强领导
一要成立领导小组。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镇长任第一副组长,纪委书记、组织委员任副组长,其余班子成员、驻村(社区)干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纪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要形成乡镇领导班子会决策、驻村干部会督导、村务监督月例会落实“三位一体”的基层工作管理机制。
二要完善相关制度。各村(社区)必须按时召开村务监督月例会。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人大主席要根据工作实际,每月至少轮流列席一个村(社区)例会。乡镇要对村(社区)月例会召开情况和驻村负责人参加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月例会和工作推进情况要定期通报。
三要建立工作台账。村务监督月例会后,乡镇领导小组要及时召开驻村(社区)负责人月例会,对各村(社区)例会召开情况及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汇总、处理,建立月例会相关工作台账,切实做到“下有反映、上有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