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人民政府-2025年全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工作要点

2025年全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工作要点

来源:龙山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3-29 08:10:00 字体大小:

2025年全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更是龙山县文化旅游广电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2025年工作意义重大、事关事业长远发展。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物、旅游等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做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夯实文化旅游百亿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国内旅游目的地建设步伐全力推动全县文化旅游广电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围绕打造武陵山区全域旅游新高地目标,立足县域旅游禀赋资源及特色优势,持续提质升级七大核心景区,按照“认真办好一系列会议、丰富发展一批旅游业态、创新开展一系列宣传营销”的工作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旅游为民重要举措,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创作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提供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旅游、广电的需求。2025年,力争接待游客7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2亿元,新增文旅规上企业3家以上,新增14A级景区,一个4星级酒店,文化旅游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全力向百亿产业迈进。



三、重点任务

(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中央省州县各级重大决策部署

1.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模范机关建设,织密建强组织体系,锁紧局党组、7个党支部、党员责任机制,锻造一支肩负建设文化强县重任的“文旅铁军”。

2.全面落实中央省州县各项决策部署。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中央省州县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对标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事制度,提升党组会质效。承办好第四届州旅游发展大会。扎实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龙山段)系列工程建设。

3.守牢意识形态安全和安全生产底线。加强对艺术创作、广播电视等领域的监管指导,强化意识形态研判管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严抓文旅领域安全生产,实现隐患排查、长效督导、安全监管、综合保障四个“全覆盖”,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二)推进产业稳进提能和文旅消费持续扩大

4.实施景区焕新工程全面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对A级景区建立“一景区一方案”,因地制宜分类分批推进旅游景区品质提升。合理规划、有序建设旅游公共设施,加快构建外联内畅的旅游交通网络,畅通干线公路与主要景区景点连接,完善主要旅游交通沿线观景台、停车场、交通驿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现主要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级路通达全覆盖。加强以旅游交通引导标识、导览图为重点的旅游标识系统建设,统一规范全县旅游交通标识、导览标识、导向标识以及宣传标牌等,有效打通旅游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游客的体验更轻松、更便捷、更精致。

5.落实项目带动战略利用第四届州旅游发展大会活动为契机,加快推动20余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一批重大文旅项目落地。里耶古城景区围绕创建国家级休闲街区,全力打造“秦文化”品牌,引进一批文创、私房菜、茶艺、购物店等业态,持续推进加快推进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数字化改造升级、里耶古城遗址展示、研学宿舍提质改造项目建设。八面山景区围绕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燕子洞、公租房、连通东西线连崖游步道项目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好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太平山景区围绕打造城区康养、休闲娱乐基地和龙山来凤双城后花园,全力打造“太平夜色”休闲品牌,大力发展夜演、夜游、夜市、夜娱、夜宿、夜购等新型业态,推动太平山4A级景区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乌龙山大峡谷景区全力打造“地心之旅”,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索道审批,大力发展水上游乐、洞穴业态拓展提升、惹迷洞灯光升级、游道延伸等项目。惹巴拉景区围绕创建国家4A级景区、省级研学基地建设目标,全力打造“你我舍巴快乐老家”,启动建设一批服务项目、游乐项目和素质拓展提升项目。完成惹巴拉新游客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研学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茨岩塘景区围绕巩固湖南省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创建,全力打造“红色芳华之旅”,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龙山段)建设,逐步做强研学旅行品牌。

6.切实抓好品牌创建。切实抓好品牌创建。推动惹巴拉创建国家4A级景区;推进里耶八面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积极创建1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争创乡村旅游四个一百红色芳华精品廊道、新增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5星级区点,1—24星级区点,推进维也纳酒店、丽亭酒店创建四星级酒店;新增1—2个星级民宿。

7.丰富业态产品供给。加大文化旅游商品创建力度,加强老字号、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打响土家织锦、龙山百合、比耳脐橙、龙山腊肉、龙山土陶、竹编等特色产品品牌,并在景区设立出售特色产品为主的卖场。实施文创产品研发工程,鼓励文创企业与日用品、家居用品、电子产品、服装服饰等生产企业合作,创意研发“龙山礼物”系列文创旅游商品,构建“龙山礼物”文化旅游产品体系。集中推广龙山有景、有味、有节、有声、有礼、有宿等六大大美龙山产品,拓展线上线下两大市场,支持特色文化旅游商品进景区、商业街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游客聚集区,满足游客消费需求,扩大旅游购物消费。积极组织县内文创企业参加各级各类文创旅游商品大赛。

8.创新数字旅游体验。全力推进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全县文旅大数据中心、全域文旅监合平台、全域文旅服务平台,破解行政壁垒,实现“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信息共建共享,全面推广“一部手机游龙山”小程序。努力实现“一个平台管旅游”。

9.推进金融赋能产业发展。深化政企银合作,组织开展文旅企业与银行对接活动,用好文旅项目贷款等金融产品,推动更多文旅企业、文旅项目在融资方面取得突破。

10.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引导特色村落开发主题民宿、特色餐饮、文化体验、生态康养、乡村旅居等乡村旅游新产品。利用惹巴拉地理优势,增加各类互动、参与性的农耕体验项目,赋予农耕体验园更多的功能和文化内涵,努力打造中西部民族地区山水乡村旅游新高地。利用里耶镇麦子坪村生态环境优势,提升西拉布民宿品质,丰富垂钓、烧烤、写生等业态,打造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咱果乡桐花寨以种植桐花为基础,积极研发“桐油”、“桐花蜜”等系列农产品,打响“全国金色桐油之乡”品牌。

(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11.创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认真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积极争创最美潇湘文化阵地,加强公共文化数字化项目建设,认真开展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和公共文化云建设。组织开展“演艺惠民·送戏下乡”及“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390场次;深化全民阅读;继续抓好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组织大型群众公共文化活4次以上。

12.深入开展精品文艺创作。积极推进文艺创作进景区、文艺演出进景区活动。计划创作3—5个优秀文艺精品,全年完成文艺作品创作不少于15个。加强与州群众文化艺术馆、州美术馆合作,开展至少2次以上的大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积极开展“全民手机摄影大赛”、“土家族摆手舞比赛”、“湘西州第二届原创歌曲大赛”、“百名画家画龙山”等特色品牌活动,提升龙山文化的影响力。

13.推进广电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搞好应急广播建设(村村响)运维工作,提升应急广播平台功能。继续支持广电5G智慧云平台建设和应用。切实抓好沙子坡、洛塔两个高山台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高山台站无线覆盖节目传播效益。开展广播电视行业安全生产及安全播出检查,确保安全播出。

(四)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14、深挖文化遗产内涵。持续擦亮秦文化、红色文化、土家文化三大品牌,围绕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发展,大力推进武陵山(龙山)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的活态传承。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和加大地方配套资金投入,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龙山段)建设。充分利用好省级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地平台,进一步擦亮“武陵红船·回龙山”红色旅游品牌,走出一条从“静态展览”向“活态传承”的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建成红色旅游综合产业链充分利用“里耶秦简”是我国21世纪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借助湘西州、吉首大学共建秦简研究院机遇,做好里耶秦简文化的释读、释译,做出一流学术成果,做好“文旅+”文章、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文章。进一步提升“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秦文化品牌。

15.夯实文物保护基础。落实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实施里耶古城遗址展示工程等文物保护项目,积极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健全文物执法监督体系,开展文物安全治理行动、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工作,严厉打击各类文物违法行为,保护文物及其周边环境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全面摸排调查革命文物资源家底和保护需求,建立革命文物资源库。完善红色旅游资源名录体系,制定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制度。认真梳理研究相关政策文件,积极争取国家、省、州项目、资金支持,加大各级文物保护建设力度。

16.提升非遗保护传承利用水平。持续推进非遗四级名录建设,实施“非遗六进”行动。夯实文化遗产阵地建设,加强非遗传习所、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非遗示范校、非遗工坊、非遗村镇及街区等阵地建设,引导其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态传承保护工作。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承利用,开展非遗作品收集工作,实施“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校园”行动,组织参加非遗博览会等品牌活动。加强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管理及年度考核,定期举办传承人、非遗管理者培训班,提高其传承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宣传推广及对外交流推介工作,积极组织各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各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五)增强文旅宣推声势

17.策划举办系列节事活动。精心策划好湘西州第四届旅游发展大会,办好八面山骑行赛、登山赛、八面山帐篷音乐节等文旅活动,筹办好武陵山区(湘西)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示活动暨第十届龙山县舍巴日、三棒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庆活动,积极推介土家探源之旅、神奇山川之旅、寻秦之旅、红色芳华之旅四大精品旅游产品,进一步擦亮“神秘湘西 大美龙山”品牌。

18.构建文旅宣传平台。搭建由文旅行业部门牵头,企业、专家组成全县旅游宣传营销工作联席制度,定期研究宣传营销事宜。请专业团队优化之前的IPLOGO形象,重新拍摄制作一部文化旅游宣传片。推广“一部手机游龙山”小程序。依托龙山独有的文化、自然资源创作系列精品短视频串红网络。精心选择土家文化、里耶秦简文化、茨岩塘红色文化等作为特色旅游产品深耕细作,设计生产伴手礼,并形成产业链。

19.深化对外交流合作。锁定龙山周边地县级客源地;深耕省内、周边省市客源地:保持中远程重要传统客源地,组织营销小分队,持续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工作。加强与客源市场媒体合作,推送龙山旅游宣传营销文案,提高旅游宣传营销实效;加强张吉怀、湘鄂渝黔等区域旅游合作营销。全年组织人员赴重庆、成都、武汉、广州开展宣推营销活动不少于4次。

(六)保障文旅市场安全有序

20.加强文旅法治建设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履行法治建设责任,落实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加强对一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执法公示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组织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普法宣传“进景区、进场馆、进社区”。

21.推进旅游市场管理。发挥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作用,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提升旅游市场跨部门监管效能,持续开展旅游市场顽瘴痼疾综合整治,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组织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服务活动,创建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打造文明旅游品牌。建立旅游投诉综合处理机制,做到投诉处理率100%、办结率100%、满意率100%。落实文旅新业态监管,深入开展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维护文旅市场秩序。

22.提升综合执法水平。依托“净网”“护苗”“秋风”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旅游、网吧、演出、娱乐、电竞酒店、文物、广播电视等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重大复杂案件的集体研究审核,组织全县执法人员开展以案代训、集中办案等系列活动,增强文旅市场执法监管效能。

(七)推动上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23.全面提升机关党建水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任务,深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学习等。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建立健全党建监督考核机制,强化党员教育管理,配齐配强党务干部,定期指导各党支部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周五学习、学习强国学习。

24.强化干部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好“文化”人才计划,组织好图书、文博、艺术、群文、广电等五大系列专技职称评定。关心关爱干部成长,坚持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一体推进”,严格纪律约束、严肃工作作风、提升干部素质,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管理监督,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25.抓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主要抓实提案建议办理、文明创建、统一战线、美丽湘西建设、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平安建设、绩效考核、巡视巡察整改、信访、综治等各项工作,推动机关基础保障任务和党建、业务工作有效结合、同频共振,做到全面进步、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