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山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0204)
关于龙山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年2月8日在龙山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龙山县财政局局长 李良才
各位代表:
我受龙山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预计,下同)
(一)一般公共预算情况
1.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77085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124985万元,同比增长3.7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8670万元,增长7.4%,上划中央税收收入完成20805万元,下降10.72%,上划省州级税收收入完成5510万元,增长4.28%。分部门完成情况:税务部门完成86039万元,财政部门完成38946万元。
上级补助收入完成429769万元。
债务转贷收入完成45228万元。其中:新增政府债券收入完成8700万元、置换债券收入完成36528万元。
调入资金37041万元。
上年结余57904万元。
动用稳定调节基金8473万元。
2.财政预算支出完成663277万元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607328万元,下降2.78%。政府债务还本支出完成43391万元,上解支出完成12558万元。
3.收支平衡情况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867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29769万元,加上债务转贷收入45228万元,加上调入资金37041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57904万元,动用稳定调节基金8473万元,收入共计677085万元。减去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07328万元,减政府债务还本支出43391万元,减上解支出12558万元,支出共计663277万元,年终结转结余13808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6343万元,下降40.33%;上级补助收入完成25638万元,地方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51080万元(其中,专项债券133800万元,再融资债券17280万元),上年结余69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76219万元,下降46.53%,上解支出18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69400万元。当年收支结转结余47949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026万元,下降77.30%;上级补助收入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780万元,下降82.77%。调出资金252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四)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2024年,社保基金预算收入当年完成59488万元,加上年结余收入59329万元,共118817万元;社保基金预算支出当年完成58812万元,累计结余60005万元。
由于年内后续上级转移支付陆续下达以及上解支出的影响,全县财政预算实际执行还有变动,待与上级结算后,我们再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五)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狠抓收入,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一是强化收入征管力度。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9.87亿元,同比增长7.4%,增幅全州第4。二是扎实推进财源建设。精准抓好招商引资,突出骨干税源培育,坚持市场化导向,完善园区运行机制,努力提高亩均效益,立足县域特色,做强文旅融合发展和特色产业文章,不断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财政增收与百姓致富的双赢,夯实财源建设基础。三是国有“三资”盘活有序推进。采取“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的方式,依法依规拟定分批次处置盘活计划。2024年,我县实现国有“三资”盘活收益7.85亿元,其中,土地出让1.42亿元,盘活存量资金3.68亿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2.75亿元。四是积极争资上项。密切关注上级项目资金安排,及时跟进和研究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加强与省、州财政部门的沟通,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部门对我县政策支持,全年超额完成20亿元目标。
2.兜牢底线,财政保障达到新水平。一是优先保障民生。全年民生支出达41.35亿元,民生支出占比68.08%。为全县社会大局平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大乡村振兴投入。2024年,我县统筹上级衔接资金2.69亿元用于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全力支持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全力支持教育事业。我县全年教育累计投入10.04亿元,主要用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校舍维修、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资助等,教育投入只增不减,有力支持了我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大力支持卫生健康发展。推进我县探索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本年度我县累计投入卫生健康资金6.53亿元。五是切实守牢“三保”底线。始终将“三保”支出放在财政支出第一序列,足额保障预算需求,2024年全年安排“三保”支出26.4亿元。
3.严守底线,防范化解风险取得新成效。一是坚决遏制债务增量。强化政府债务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管理机制,严禁超出财力范围上项目,严守不新增隐性债务底线。严格执行《龙山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对无资金来源项目,不出具资金来源审核意见,全年无新增隐性债务。二是多措并举化解存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化解债务,严禁数字化债、虚假化债,严格执行《龙山县隐性债务化解实施方案》。积极与金融机构沟通对接,推动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通过平台转化、发行债券置换、银行增信延展等方式,确保地方债务风险可控。三是加强政府债券管理。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及时跟进和研究相关支持政策,常态化滚动做好项目投向、收益、风险把关,严把项目入库关。2024年我县成功发行专项债券13.38亿元(含置换专项债券5.02亿元)。
4.提质增效,深化财政改革显成效。一是绩效管理质效齐升。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体系,评价结果运用常态化,财政资金监管日益精细化、科学化,并积极依托预算一体化系统,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质效。本年度实现了县本级所有预算单位的绩效目标管理全面覆盖。二是财会监督履职尽责。积极配合省、州、县开展的专项清理整治检查、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检查、“三湘护农”专项治理等工作,根据年度工作计划,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取得了较好成效。三是财政投资评审不断完善。建立和完善项目评审复核机制,按规章办事,降低成本,减少资金浪费。2024年,我县共完成项目评审245个,项目送审金额15.32亿元,审定金额14.06亿元,审减金额1.26亿元,综合审减率为8.25%。四是政府采购公开规范。进一步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乡村振兴,推进电子卖场服务平台规范运营。2024年,我县办理完成政府采购计划备案94个,采购预算金额4.75亿元,实现供应商入驻电子卖场1004家,电子卖场订单数18232笔,交易额5.96亿元。
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中仍存在刚性支出只增不减,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运行风险较大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努力解决。
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5年财政预算编制工作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对湘西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着力打造“三区两地”、建设“五个湘西”,大力实施“五个强县”战略、加快建设“五个龙山”、全力打造“湘鄂渝边区中心城市”。全面深化零基预算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切实保障“三保”、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及其他重点支出,为全县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撑。
(一)编制原则
1.准确性原则。部门预算相关的机构、编制、人员、资产等基础信息数据要求如实填报,部门收支预测必须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履行部门职能需要为依据,充分考虑中期财政增减变动因素科学测算,力求数据真实、准确、科学。
2.完整性原则。强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各部门预算单位应将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细化一般公共预算编制内容,规范功能分类科目使用,提高预算执行率,全面、完整地反映本单位各项收支。
3.重点性原则。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财政资金优先保障“三保”支出,确保全县重点社会事业项目的资金需求,严格控制一般性项目支出和行政运行成本,体现有保有压的原则。
4.绩效性原则。财政资金全面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在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应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和实际,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机制。
5.透明性原则。正确把握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形势,坚持公开方向不动摇,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审计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6、零基数原则。按照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文件精神,实行五级优先序保障,打破基数概念,以收定支,以事定钱,
(二)编制依据
1.上级政策规定的省级标准“三保”支出内容。
2.地方政府应承担的还本付息支出内容。
3.地方政府大事要事保障内容。
4.部门一般性事业发展支出内容。
5.其他支出。
(三)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1.收入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93518万元: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673万元,增长3.7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124万元,增长3.5%);⑵上级补助收入安排378982万元(按省州事前编审相关规定,以2024年度剔除一次性财力后的下达数为基数,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分别按90%、70%进行测算,故2025年上级补助收入预算数比2024年完成数小);(3)调入资金98604万元;(4)上年结转结余13808万元。
2.支出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593518万元,其中:(1)“三保”支出276683万元,(2)还本付息80478万元(其中,债务还本39732万元,PPP20000万元,付息20746万元),(3)债务风险基金33722万元,(4)大事要事保障清单165633万元,(5)部门一般性事业发展支出19124万元,(6)预备费5320万元,(7)上解支出安排12558万元。
3.收支平衡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124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78982万元,加上调入资金98604万元,加上上年结转结余13808万元,财政总收入共计593518万元。减去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5640万元,减去上解支出12558万元,减预备费532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共计593518万元,收支平衡。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5030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8061万元,上年结转结余47949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78261万元(含专项债务付息支出14665万元),调出资金37953万元,专项上解支出10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165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685万元,调出资金966元,当年收支平衡。
(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安排65189万元,支出安排63025万元,当年收支结余2164万元。
(七)“三保”预算安排情况
全县共安排“三保”预算276683万元,其中,全额人员工资146205万元,保运转支出8775万元,保基本民生支出121703万元。
三、其他重点报告事项
2025年度政府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所需资金足额编列预算,结合上级专项、整合资金、对口援建资金、本级财力等资金,统筹安排。
四、完成2025年财政预算的主要计划措施
2025年,我们将紧紧围绕预算目标,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多渠道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进一步强化收入征管。坚持定期召开财税收入调度会,制定分月组织收入计划,组织开展收入堵漏挖潜工作,强化征管措施,确保应收尽收。二是进一步推进财源建设。制定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动态跟踪,持续推进精诚治税;加大闲置“三资”盘活处置力度;加大特色产业建设投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全方位推进财源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大争资上项。深入研究国家和省新近出台的国债和存量债务置换等各类政策,有针对性地谋划方案、储备包装项目,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力争我县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级项目库。四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驻点招商作用,多引进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我县,把扶持政策与项目财税贡献紧密衔接起来,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提高招商企业投入产出效益。
(二)全方位优化支出结构。一是强化预算刚性约束。牢固树立习惯“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支出”的原则,严控经常性经费追加,大力压减非必需非重点支出,腾出财力保障刚性支出。二是保障重点支出。坚持“三保”、还本付息、省州民生等刚性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统筹保障重点项目支出需要,严控一般性支出,严格项目资金来源审核,完善库款调度机制,优先保证重点支出足额拨付。三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建立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管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与调整预算安排有机衔接,推动预算单位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三)多举措防范财政风险。一是兜牢“三保”底线。加强财政收入分析研判,强化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完善“三保”动态监控和应急处置的风险管控长效机制。强化财政运行风险研判,完善风险应急处置预案,严格落实“三保”保障责任。二是守牢债务风险“防线”。切实树牢底线思维,积极落实“六个一批”化债举措,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增量债务,落实好主体责任,全面做好政府债务风险监测,守牢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守牢财经纪律“红线”。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对标对表“清廉龙山”建设要求,深化拓展“六个清廉”财政建设成果,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强化财政权力监督和制约,确保财政资金规范安全运行,财政部门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四)多方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与使用方向,建立健全财政预算制度,推进财政预算与绩效管理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大国有“三资”盘活力度,增加财政收入。持续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推动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相关功能,探索构建和完善“数字化”财政业务流程,完善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加强对财政收支、政策实施、财政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监督,让“制度+技术”的机制更好服务于财政管理。二是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健全完善财政资金全流程监管体系,提高直达资金的管理使用水平,充分利用财政信息化手段和平台,切实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加强监督成果的运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提升国企管理水平。督促县属国有企业加强党建工作,对照“清廉国企”建设要求,推动企业通过管理体制、决策机制、工作部署、绩效考核的党建管理,确保国有企业改革落地见效,有效防范决策风险和廉政风险。四是构建财会监督新格局。结合财会监督主责和工作实际,推进财会监督改革,将财政监督从单纯的“事后监督”向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相结合,聚焦重点监督任务,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强化结果运用,突出整改、深入剖析,进一步严肃财经秩序,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五)多层次建设财政队伍。一是强化财政部门政治属性。牢固树立“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的意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组织开展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督导检查,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重大决策部署在财政部门落地落实。二是树立一盘棋理念。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立足党的建设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找准党建业务结合点,全面深化清廉型财政、学习型财政、服务型财政、研究型财政建设,打造具有财政特色亮点的党建品牌。三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围绕财政改革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开展针对性教育培训,进一步落实好干部标准,树牢正确用人导向,优先选用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业绩突出、群众评价较好的干部,完善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机制,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全面提高财政干部履职尽责能力水平。
各位代表,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聚财、理财的能力,真抓实干,守正创新,赓续前行,奋楫争先,圆满完成全年财政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五个龙山”贡献财政力量。
谢谢大家!